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三百五十一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2)

善现当知,如有军将临战阵时,善备种种铠钾刀杖,邻国怨敌所不能害;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亦复如是,若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天魔眷属、增上慢人乃

  “善现当知,如有军将临战阵时,善备种种铠钾刀杖,邻国怨敌所不能害;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亦复如是,若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天魔眷属、增上慢人乃至菩萨旃荼罗等皆不能坏。
  “善现当知,如赡部洲诸小王等,随时朝侍转轮圣王,因转轮王得游胜处;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亦复如是,随顺般若波罗蜜多,由彼势力所引导故,速趣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当知,如赡部洲东方诸水,无不皆趣殑伽大河,与殑伽河俱入大海;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亦复如是,无不皆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摄引故,能到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当知,如人右手能作众事,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能引一切殊胜善法。善现当知,如人左手所作不便,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亦复如是,不能引生殊胜善法。
  “善现当知,譬如众流若大若小,皆入大海同一咸味;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亦复如是,皆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摄引故,同至无上正等菩提,由此皆名能到彼岸。
  “善现当知,如转轮王欲有所趣,四军导从轮宝居先,王及四军念欲饮食轮则为住,既饮食已,王念欲行轮则前去,其轮去住随王意欲,至所趣方不复前去;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亦复如是,与诸善法欲趣无上正等菩提,要因般若波罗蜜多以为前导,进止俱随不相舍离,若至佛果更不前进。
  “善现当知,如转轮王七宝具足,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女宝、将宝、如意珠宝,其转轮王欲有所至,四军、七宝前后导从,尔时轮宝虽最居先,而不分别前后之相;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亦复如是,与诸善法欲趣无上正等菩提,必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其前导,然此般若波罗蜜多不作是念:‘我于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最为前导,彼随从我。’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不作是念:‘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居我等前,我随从彼。’何以故?善现,波罗蜜多及一切法自性皆钝,无所能为、虚妄不实、空无所有、不自在相,譬如阳焰、光影、水月、镜中像等,其中都无分别作用真实自体。”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自性皆空,云何菩萨摩诃萨精勤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当得无上正等菩提?”
  佛言:“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于此六种波罗蜜多,勤修学时,恒作是念:‘世间有情,心皆颠倒,没生死苦,不能自脱,我若不修善巧方便,不能解脱彼生死苦;我当为彼诸有情类,精勤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作是念已,为诸有情舍内外物。舍已复作如是思惟:‘我于此物都无所舍。何以故?此内外物自性皆空,非关于我,不可舍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由此观察,修行布施波罗蜜多速得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为诸有情终不犯戒。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我为有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若断生命,不与而取,行欲邪行,是所不应。我为有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作虚诳语,作离间语,作粗恶语,作杂秽语,是所不应。我为有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发起贪欲、瞋恚、邪见,是所不应。我为有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求妙欲境,求天富乐,求作帝释、魔、梵王等,是所不应。我为有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求住声闻或独觉地,是所不应。’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由此观察,修行净戒波罗蜜多速得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为诸有情不起瞋恨,假使恒被毁谤凌辱,辛楚苦言切于心髓,终不发起一念瞋恨。设复常遭刀杖、瓦石、杖块等物捶打其身,割截斫刺,节节支解,亦不发起一念恶心。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观察一切声如谷响、色如聚沫:‘我为饶益一切有情,不应于中妄起瞋恨。’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由此观察,修行安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为诸有情勤求善法,乃至无上正等菩提,于其中间常无懈怠。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我若懈怠,不能拨济诸有情类生老病死,亦不能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由此观察,修行精进波罗蜜多速得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为诸有情修诸胜定,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发起贪、瞋、痴等散乱之心。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若我发起贪俱行心、瞋俱行心、痴俱行心及于余事散乱之心,则不能成饶益他事,亦不能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由此观察,修行静虑波罗蜜多速得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