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三百五十一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3)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为诸有情,常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常勤修学世、出世间微妙胜慧。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若异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为诸有情,常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常勤修学世、出世间微妙胜慧。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若异般若波罗蜜多,终不能成利乐他事,亦不能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由此观察,修行般若波罗蜜多速得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六波罗蜜多无差别相,皆是般若波罗蜜多所摄受故,皆由般若波罗蜜多修成满故,应合成一波罗蜜多,所谓般若波罗蜜多,云何可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布施等波罗蜜多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布施等六波罗蜜多无差别相,若无般若波罗蜜多,布施等五不得名为波罗蜜多,要因般若波罗蜜多,布施等五乃得名为波罗蜜多。由此前五波罗蜜多摄在般若波罗蜜多故,但有一波罗蜜多,所谓般若波罗蜜多,是故一切波罗蜜多无差别相。
  “善现当知,如诸有情虽有种种身相差别,若有邻近妙高山王咸同一色;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亦复如是,虽有种种品类差别,而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摄受故,皆由般若波罗蜜多修成满故,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方能趣入一切智智,乃得名为到彼岸故,皆同一味相无差别,不可施设此是布施波罗蜜多,此是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善现,如是六种波罗蜜多,同能趣入一切智智,能到彼岸,相无差别。由此因缘,布施等六波罗蜜多无差别相。”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波罗蜜多及一切法,若随实义皆无此彼胜劣差别,何缘故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布施等波罗蜜多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若随实义,波罗蜜多及一切法,皆无此彼胜劣差别,但依世俗言说作用,说有此彼胜劣差别。施设布施波罗蜜多,施设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为欲度脱诸有情类世俗作用生老病死,然诸有情生老病死,皆非实有但假施设。所以者何?有情无故,当知诸法亦无所有,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了达一切都无所有,能拨有情世俗作用生老病死。由此故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布施等波罗蜜多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
  “善现当知,如转轮王所有女宝于人中女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于布施等波罗蜜多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佛以何意但说般若波罗蜜多于布施等波罗蜜多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
  佛言:“善现,由此般若波罗蜜多能善摄取一切善法,和合趣入一切智智,安住不动,以无所住而为方便。”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于诸善法有取舍不?”
  佛言:“不也,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无取无舍。何以故?善现,以一切法皆不可取不可舍故。”
  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何等法无取无舍?”
  佛言:“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色无取无舍,于受、想、行、识无取无舍。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眼处无取无舍,于耳、鼻、舌、身、意处无取无舍。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色处无取无舍,于声、香、味、触、法处无取无舍。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眼界无取无舍,于耳、鼻、舌、身、意界无取无舍。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色界无取无舍,于声、香、味、触、法界无取无舍。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眼识界无取无舍,于耳、鼻、舌、身、意识界无取无舍。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眼触无取无舍,于耳、鼻、舌、身、意触无取无舍。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取无舍,于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取无舍。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地界无取无舍,于水、火、风、空、识界无取无舍。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无明无取无舍,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无取无舍。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布施波罗蜜多无取无舍,于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取无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