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四百四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四百四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分观照品第三之三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菩萨摩诃萨,从何处没来生此间?从此间没当生何处? 佛告舍利子:与般若波罗
第四百四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分观照品第三之三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菩萨摩诃萨,从何处没来生此间?从此间没当生何处?”
  佛告舍利子:“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菩萨摩诃萨,有从余佛土没来生此间,有从睹史多天没来生此间,有从人中没还生此间。
  “舍利子,若从余佛土没来生此者,是菩萨摩诃萨疾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转生便得深妙法门速现在前,从此已后恒与般若波罗蜜多疾得相应,在所生处常值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能令般若波罗蜜多渐得增长。若从睹史多天没来生此者,是菩萨摩诃萨即为一生所系,于六波罗蜜多常不忘失,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皆得自在。若从人中没还生此者,是菩萨摩诃萨除不退转,其根昧钝,不能疾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皆未自在。
  “舍利子,汝所问‘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菩萨摩诃萨,从此间没当生何处?’者,是菩萨摩诃萨从此没已生余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在在生处常得值遇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善巧故,入初静虑,入第二、第三、第四静虑,亦行六种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得静虑故生长寿天,随彼寿尽来生人中,值遇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虽行六种波罗蜜多,而根昧钝不甚明利。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入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亦行六种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善巧故,舍诸静虑而生欲界。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亦根昧钝不甚明利。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入初静虑,入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入慈无量,入悲、喜、舍无量;入空无边处定,入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修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修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是菩萨摩诃萨有方便善巧故,不随静虑、无量、无色势力而生,但生有佛世界值遇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常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当知是菩萨摩诃萨,此贤劫中定得无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入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入慈无量乃至舍无量,入空无边处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是菩萨摩诃萨有方便善巧故,不随静虑、无量、无色势力而生,还生欲界若刹帝利大族、若婆罗门大族、若长者大族、若居士大族,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不为贪染后有故生。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入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入慈无量乃至舍无量,入空无边处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是菩萨摩诃萨有方便善巧故,不随静虑、无量、无色势力而生,或生四大王众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夜摩天,或生睹史多天,或生乐变化天,或生他化自在天,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及为严净诸佛土故,常值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空过者。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有方便善巧故入初静虑,于此处没生梵世中作大梵王,威德炽盛胜余梵众多百千倍。从自天处游诸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其中有菩萨摩诃萨未证无上正等菩提者,劝证无上正等菩提,已证无上正等菩提未转法轮者请转法轮,为欲利乐诸有情故。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有方便善巧故,入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入慈无量乃至舍无量,入空无边处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修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于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自在现前,不随静虑、无量、无色势力而生。是菩萨摩诃萨一生所系,现前承事亲近供养现在如来、应、正等觉,于是佛所勤修梵行,从此间没生睹史多天。尽彼寿量,诸根无缺,具念正知,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天众围绕导从,游戏神通来生人中,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具六神通,不生欲界,不生色界,不生无色界,游诸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修菩萨行至得无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具六神通游戏自在,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经佛土无有声闻、独觉之名,唯有一乘真净行者。是菩萨摩诃萨于诸佛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渐次增长,严净佛土、成熟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