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胜军梵志虽由信解力归趣佛法,名随信行,而能以本性空悟入一切智智。既悟入已,不取色相,不取受、想、行、识相,乃至不取一切陀罗尼门相、一切三摩地门相。何以故?以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俱不可得故。所以者何?如是梵志不以内得现观而观一切智智,不以外得现观而观一切智智,不以内外得现观而观一切智智,不以无智得现观而观一切智智,不以余得现观而观一切智智,亦不以不得现观而观一切智智。所以者何?是胜军梵志不见所观一切智智,不见能观般若,不见观者、观所依处及起观时。 “是胜军梵志非于内色、受、想、行、识观一切智智,非于外色、受、想、行、识观一切智智,非于内外色、受、想、行、识观一切智智,亦非离色、受、想、行、识观一切智智。乃至非于内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观一切智智,非于外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观一切智智,非于内外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观一切智智,亦非离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观一切智智。何以故?若内、若外、若内外、若离内外,一切皆空不可得故。 “是胜军梵志以如是等诸离相门,于一切智智深生信解;由此信解,于一切法皆无取著,以诸法实相不可得故。如是梵志以离相门,于一切智智得信解已,于一切法皆不取相,亦不思惟无相诸法,以相、无相法皆不可得故。如是梵志由胜解力,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以实相法中无取舍故。时,彼梵志于自信解乃至涅槃亦不取著。所以者何?以一切法本性皆空不可取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所得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于一切法无所取著,能从此岸到彼岸故;若于诸法少有取著,则于彼岸非为能到。是故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取一切色,不取一切受、想、行、识。何以故?以一切法不可取故。乃至不取一切陀罗尼门,不取一切三摩地门。何以故?以一切法不可取故。是菩萨摩诃萨虽于一切色、受、想、行、识,乃至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若总若别皆无所取;而以本愿所行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未圆满故,及以本愿所证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未成办故,于其中间终不以不取一切相故而般涅槃。 “是菩萨摩诃萨虽能圆满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及能成办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而不见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及不见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何以故?是四念住即非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即非八圣道支,及佛十力即非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即非十八佛不共法,以一切法非法、非非法故。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虽不取著色,不取著受、想、行、识,乃至不取著十八佛不共法,而能成办一切事业。 “复次,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当如是审谛观察:何者是般若波罗蜜多?何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谁之般若波罗蜜多?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为何所用?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审谛观察:若法无所有不可得,是为般若波罗蜜多于无所有不可得中何所徵诘?”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此中何法名无所有不可得耶?” 善现对曰:“所谓般若波罗蜜多法无所有不可得,乃至布施波罗蜜多法无所有不可得,由内空故乃至无性自性空故。 “舍利子,色法无所有不可得,受、想、行、识法无所有不可得;内空法无所有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法无所有不可得;四念住法无所有不可得,乃至八圣道支法无所有不可得;佛十力法无所有不可得,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法无所有不可得;六神通法无所有不可得;真如法无所有不可得,乃至实际法无所有不可得;预流法无所有不可得,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法无所有不可得;菩萨法无所有不可得,诸佛法无所有不可得;一切智智法无所有不可得。由内空故乃至无性自性空故。 “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作如是审谛观察,诸所有法皆无所有不可得时,心不沉没亦不忧悔,其心不惊不恐不怖,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能于般若波罗蜜多常不舍离。”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缘故知是行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能于般若波罗蜜多常不舍离?” 善现对曰:“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色离色自性,受、想、行、识离受、想、行、识自性;如实知布施波罗蜜多离布施波罗蜜多自性,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离般若波罗蜜多自性;乃至如实知十八佛不共法离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乃至如实知实际离实际自性。舍利子,由此故知,是行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能于般若波罗蜜多常不舍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