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四百九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四百九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分胜军品第八之二 世尊,我于如梦、如响、如光影、如阳焰、如像、如幻、如化五蕴若增若减不知不得,如何可言此是如梦五蕴乃至如化五蕴?如梦
第四百九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分胜军品第八之二
  “世尊,我于如梦、如响、如光影、如阳焰、如像、如幻、如化五蕴若增若减不知不得,如何可言此是如梦五蕴乃至如化五蕴?如梦五蕴等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如梦五蕴等义无所有故,如梦五蕴等名都无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于远离、寂静、无生无灭、无染无净、绝诸戏论真如、法界、法性、实际、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若增若减不知不得,如何可言此是远离乃至法住?远离等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远离等义无所有故,远离等名都无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于若善若非善、若有为若无为、若有漏若无漏、若世间若出世间等法若增若减不知不得,如何可言此是善非善等法?善非善等法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善非善等法义无所有故,善非善等法名都无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于过去、未来、现在等法及于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等法若增若减不知不得,如何可言此是过去等法,此非过去等法?过去等法名及非过去等法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过去等法义及非过去等法义无所有故,过去等法名及非过去等法名都无所住亦非不住。世尊,何等名为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法?世尊,谓无为法。世尊,无为法者,谓无生无住无灭法。
  “世尊,我于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诸菩萨、声闻僧等若增若减不知不得,如何可言此是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诸菩萨、声闻僧等?如是诸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如是诸义无所有故,如是诸名都无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于如上所说诸法若增若减不知不得,如何可言此是菩萨摩诃萨,此是般若波罗蜜多?
  “世尊,我于菩萨摩诃萨及于般若波罗蜜多皆不知不得,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名及般若波罗蜜多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是二种义无所有故,此二种名都无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如是诸法和合因缘,假名菩萨摩诃萨,假名般若波罗蜜多。此二假名于蕴、处、界中不可说,乃至于十八佛不共法中不可说;于如梦五蕴中不可说,乃至于如化五蕴中不可说;于远离寂静等中不可说,乃至于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诸菩萨、声闻僧等中不可说。何以故?如上所说诸法增减皆不可知不可得故。
  “世尊,如上所说五蕴等名无处可说,菩萨摩诃萨名及般若波罗蜜多名亦无处可说。如是如梦等名无处可说,如虚空名无处可说,如地、水、火、风名无处可说,如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名无处可说,如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如来及彼诸法名无处可说,如善非善、常无常、乐苦、我无我、远离不远离、寂静不寂静等若有若无名皆无处可说,菩萨摩诃萨名及般若波罗蜜多名亦无处可说。所以者何?如是诸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如是诸义无所有故,如是诸名都无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依是义故说于法若增若减不知不得,如何可言此名菩萨摩诃萨,此名般若波罗蜜多?
  “世尊,我于此二若义若名不知不得,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若以是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我当有悔。
  “世尊,若菩萨摩诃萨闻以如是相状宣说般若波罗蜜多时,心不沉没亦不忧悔,其心不惊不恐不怖,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决定已住不退转地,以无所住方便而住。
  “复次,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住色乃至识,不应住眼处乃至意处,不应住色处乃至法处,不应住眼界乃至意界,不应住色界乃至法界,不应住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不应住眼触乃至意触,不应住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应住地界乃至识界,不应住无明乃至老死。何以故?世尊,色色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性空。世尊,是色非色空,是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由此因缘,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住色乃至识,乃至老死应知亦尔。
  “复次,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住四念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何以故?世尊,四念住四念住性空。世尊,是四念住非四念住空,是四念住空非四念住,四念住不离空,空不离四念住,四念住即是空,空即是四念住。由此因缘,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住四念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应知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