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四百一十五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四百一十五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分念住等品第十七之二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神足。云何为四?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第四百一十五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分念住等品第十七之二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神足。云何为四?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一。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二。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三。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四。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五根。云何为五?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五力。云何为五?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七等觉支。云何为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念等觉支、择法等觉支、精进等觉支、喜等觉支、轻安等觉支、定等觉支、舍等觉支,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八圣道支。云何为八?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三三摩地。云何为三?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观一切法自相皆空,其心安住,名空解脱门,亦名空三摩地,是为第一。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观一切法自相空故皆无有相,其心安住,名无相解脱门,亦名无相三摩地,是为第二。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观一切法自相空故皆无所愿,其心安住,名无愿解脱门,亦名无愿三摩地,是为第三。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十一智。云何十一?谓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如说智。
  “云何法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五蕴差别相,是为法智。
  “云何类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眼乃至意、色乃至法皆是无常,是为类智。
  “云何他心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无所疑滞,是为他心智。
  “云何世俗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诸有情修行差别,是为世俗智。
  “云何苦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苦应不生,是为苦智。
  “云何集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集应永断,是为集智。
  “云何灭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灭应作证,是为灭智。
  “云何道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道应修习,是为道智。
  “云何尽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贪、瞋、痴尽,是为尽智。
  “云何无生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诸有趣永不复生,是为无生智。
  “云何如说智?善现,如来所有一切相智,是为如说智。
  “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三根:一、未知当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
  “云何未知当知根?善现,若诸有学补特伽罗,于诸圣谛未已现观,所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未知当知根。
  “云何已知根?善现,若诸有学补特伽罗,于诸圣谛已得现观,所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已知根。
  “云何具知根?善现,谓诸无学补特伽罗,若阿罗汉、若独觉、若已住十地菩萨摩诃萨、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具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