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能乐彼处 正观依风相 正观依风时 其心犹驰乱 止心在入息(安般者二种一见二触钝根不见) 如系调御马 心既止入息 思惟正忆念 冷暖与轻重 柔软粗涩滑 修行谛觉知 随顺善调适 于触复不了 是说修行退 数一以为二 数二以为一 至九犹错乱 是说修行退 若于修行退 更数从初起 十数满足者 远离诸过行 不修与过修 或有异修起 有此诸过生 是说修行退 修行若俱数 心据生惑乱 惑乱若增长 是说修行退 气息不通流 冲击于鼻面 头顶悉苦痛 内或绞风起 息乱失其道 而彼不知治 身体极烧热 其心生愦乱 四种既错乱 依风极违诤 修行欲令息 而不善方便 不知对治法 是必疾退减 修行缘入息 而反缘出息 修行缘出息 而反缘入息 于二心俱净 是应修行果 寂止定意生 而复更求数 有此诸过谬 是皆修行退 急喘而安般 则令念错乱 由是错乱念 修行心发狂 其心发狂故 不知应不应 于二无分别 是说修行退 修行数已成 息去亦随去 去已处处住 于彼善观察 既观令息还 还已起清净 不善知六种 是说修行退 长短悉分别 遍身尽觉知 身行渐休息 一切应决了 于此不善知 是令修行退(身念处四胜竟) 知喜亦知乐 勤方便意行 当复制心行 令不至掉乱(受念处四胜竟) 次分别知心 修行正观察 又生欣悦心 还复摄令定 非是不定心 定已心解脱(心念处四胜竟) 善修解脱者 不令心退没 若入退减分 则无有解脱 观察无常断 离欲与灭尽 出息入息灭 是名修行胜(此四相似法念处) 如是十六行 自在心回转 觉触之所获 见得亦复然 若于见与触 不善识分际 是过应当知 无智令修退 修行上增进 不应缘于下 缘下亦如是 不应上增进 若见二增进 心住而等观 任之则自成 还到修行处 方便道安般念退分第一竟 修行胜道退分第二 胜念已成就 懈怠竟沉没 是则为退像 无堪于所求 不染污无记 起诸脑恼退 垢浊热炎生 由是失正见 振掉或关钥(以灼反) 浮飘粗涩滑 是五退减相 修行应分别 望远绝所悕 有见已坠落 还顾睹深崄 是皆退减相 长病诵止诤 多业远游行 彼时解脱种 是五退减因 信戒闻舍慧 于是渐衰退 身重与惛钝 耽睡及沉没 是五应当知 修行退转相 恐怯多犹豫 惊畏不欣乐 懈怠离所欲 不回向修行 不习过修习 是二俱为失 彼时解脱种 于是修行退 三昧离相乐 尔炎皆消尽 粗涩四大种 还从身内起 掉动失正念 由是意愦乱 其心不恬静 斯从行者生 一切诸瑞相 不显现分明 修行如是观 欲见为甚难 诸根悉驰纵 随欲向所缘 邪意普流散 乐着诸境界 形消意愁惨 其身皆烧然 如是烧然者 是说为忧退 方便不精勤 后则生悔恨 闻所应成就 欲进劣无能 不趣喜胜处 或见胜不取 皆由无智故 是说修行退 自念有越戒 疑悔及诸觉 意淡无滋味 是说修行退 诸过定意羸 三昧渐消减 心乱盖所覆 是说修行退 心举调顺舍 不观时非时 不了住起缘 无智故修退 不知六时行 六界亦不善 亦愚六巧便 是说修行退 贪欲嗔恚觉 十想巧方便 得向诸禅地 及法心妄解 一切次第度 无知故修退 不观处非处 业报及正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