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言如所作 作已不妄说 身口意清净 利益有慈心 于悲不忘失 及厌诸欲行 为法常乐求 誓智亦不舍 善巧言辞中 下入众生智 不惜于身业 身中亦不贪 当离粗恶语 于心不戏论 给济苦众生 常觉放逸者 勤者教相应 悔者令散出 不住众生想 (偈文梵本元少一句) 事想不分别 远离于举取 诸相亦当灭 不动所受中 常当求智慧 远离世事语 当求于出世 正念不忘失 顺念于诸法 如是当善巧 所作行具足 及顺世间行 应当信业报 远离不信心 应当信诸佛 彼等宜顺念 常应说罪过 福聚当随喜 及劝请诸佛 礼拜复回向 常降伏憍慢 作善无厌足 亦常勤相应 数作莫放舍 成就正修行 当知所作因 莫逐施设名 被诃勿起恚 莫着于言语 勿念此为实 不求住欲界 色无色诸种 如业所受报 应当信彼果 分施所用物 于教不毁伤 等心于众生 一人亦不害 勤懈并勿嗔 莫妒他所得 当满心所欲 如法护誓愿 于戒莫舍离 憍慢当灭除 背转嗔恚过 愚痴亦拔断 贪欲不发行 随得便知足 舍离诸亲知 无利心不下 得利亦不高 唯喜得法利 常作平等分 当离于藏积 所闻恶言辞 忍故能含受 常护于言语 当说菩提乘 常劝勤相应 恒近精勤者 常应问智者 增修细正定 莫舍空闲宿 住少欲头多 应当信解空 于事无触着 聚中不依止 界中亦不贪 不见得内我 不爱着境界 灭诸颠倒意 于心常住持 应当生智慧 常行正行业 其心不怯小 当念净福田 诸行当放舍 施已无求望 亦不念持戒 于忍莫分别 不发起精进 定中亦不依 不忘失诸法 常应觉智慧 应当入诸波罗蜜 自功德中未曾念 闻他功德不嗔恶 有为无为心平等 恒时攀缘于涅槃 常于有为当远离 解脱安隐恒时知 聚中想似于杀者 于涅槃处常生爱 恒时住于和忍中 笑面莫为嚬蹙颜 见于他人先问讯 于老宿中慈尊重 及心智慧常善续 于他亦未曾谪罚 诸有斗诤令寂静 于寂静所常谈赞 等和众生常教合 爱不爱中心常等 常当求于总持门 如母爱于诸众生 如父爱于诸圣众 爱所尊重如近诵 爱于菩萨如佛陀 爱法亦如爱自身 及求所闻无厌足 既闻法已正修行 亦常供养于如来 于胜上法当信解 无羞怯心无懈怠 常当供养于三宝 常当堪忍不正言 常不爱恋于自身 寿命亦复不贪惜 清净活命常乞食 不舍头多常次第 宿住空闲未曾离 当舍徒众远复远 莫乐共住在家者 莫作杂乱出家人 莫爱莫诈先善言 教化多人入佛智 说法时心无怯小 方便善入观知他 于佛数数作意念 及常思法不放逸 亦于僧所常尊重 及于智者常供养 亦常亲近巧便智 常作无诤于定者 于精勤者助好心 亦念修法信福事 教化众生令作善 信者当爱心无曲 若触苦事能开散 常依时行舍非时 常行恐畏及羞耻 彼罪恶中生惭怖 诸不正行远离已 得正行者常亲承 守护于戒为解脱 亦复当求于圣行 常当念修四念处 亦常亲近四正断 及当成就如意足 亦当出生于诸根 应当求力亦如定 于七觉分常观察 常当修行八分道 亦求聚集舍摩他 毗拨舍那常生谛 心所随喜而观察 法中欢喜复生喜 亦当超越诸攀缘 闻无住处不惊怖 不可得处莫放逸 常当求望菩提行 佛行当作信称量 应当厌弃境界行 先作行中亦当舍 自业清净莫说他 律行不破恒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