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集部 >

正法念处经 第四十五卷(3)

又复第二不越比丘。如是比丘。念身而行。此比丘行。欲在道行。专念自身。谓如是念。我举此足。心及心数。观察其足。如是比丘。从足至头。一切身分

  又复第二不越比丘。如是比丘。念身而行。此比丘行。欲在道行。专念自身。谓如是念。我举此足。心及心数。观察其足。如是比丘。从足至头。一切身分。皆悉观察。或举右足。或举左足。常观此身。脉网系缚。脂骨皮筋。系缚足踝。业风吹行。心则不断。若举若下。若舒若屈。足举则摄。足下则宽。如是脚者。筋网系缚。大小五指。和合为脚。旧爪新爪。合为足趺
  观足趺已。次观足胫。犹如合汁甘蔗之茎。肉泥封涂。以筋系缚。骨中孔长。筋缠其外。前因缘生。有毛覆皮。外有毛聚。皮如蝇翅。以覆胫外。彼如是胫。一举一下。如实观之。经行处行。令身来去
  次复观察此身二髀。筋血脂肉骨等合成。如是观察。心及心数。业风所吹。是故动行
  又复观察此身二髀。于胫为粗。多有筋肉。迭相缠缚。以肉涂上。以肉傅上。血烂为汁。汁脂内满。唯见外皮。心生爱染。若举一脚。下踏之时。如实观察。复举第二。举第二脚。亦如是观。足举则摄。着地则宽。或伸或屈。如是次第。坚处孔处。一切观察。欲行欲动。或余种种。皆是风吹。两脚已上。如有瓶等。中有熟藏。所谓屎尿不净恶汁。一切所见。不坚不净。二脚行故。彼瓶随去。并其所盛一切诸物。皆悉随行。彼于行时。如是如是。随顺系念
  又彼比丘。于彼上瓶摇动其身。观察而行。作如是念。我云何行。上身动行。观大小肠彼见举脚。气共肠动。大肠小肠。一切动转。或从左厢去至右厢。或从右厢去至左厢。如是肠中。有风黄冷。屎尿虫满。并肠转动
  又彼比丘观察动已。如实观察彼肠已上。所有生藏筋罥系缚。下上傍厢。脉网缠之。内有烂沫。饮食水。汁彼食犹如新吐冷沫为生藏覆。满生藏中。第一大臭。上与咽连。筋脉骨持。唯有业风。共心心数。相随持行
  比丘如是观察身已。观身动行。我身上面。颊骨齿骨。髑髅骨等。和合为头。有二眼块。并集成头。眼中脂多。常睫不停
  我今观此妇女之身。筋皮罥缚。如绳缠木。念念生灭。退没出生。在于聚落城邑等中而行乞食。以养身箧。如养蛇箧。如是养身。不为欲故。非贪饮食。非贪着味。如是比丘。如是而行。如是第二精进比丘。于法不越。又彼比丘。村城聚落多人住处。入中乞食。既乞食已。如是观身。如是一切妇女男子。普皆观察。彼能如是善修习行。勤发精进。欲等离心。不入其心。如是比丘。善调伏根。胜而不劣。如是比丘。悕望利益。不越法行
  又复第三。修行比丘。所谓比丘常修正念。正念比丘心不散乱。是善知识。常有善意。有不乱意。如是比丘。天常随行。天魔不能与作妨乱。云何正念。谓知欲行。心心数法。已生欲生。如是能知。不放逸意。应缘不缘。一切皆知。心心数法。若善不善无记等法。一切皆知。心如是念。我诸善法因缘故生。所谓我当利益安乐。乃至涅槃。我今破坏余不善法。以我善法。心心数法。生因缘故。则破不善。此不善法。若不破坏。令我后时当不利益。当不安乐。如是善法及不善法。如实而知。知已思量。如是等法。心意所知。分分观察。有五种念。不味不着。心不分别。先所作者。不念不乐。何者五念。谓念眼色若前境界可爱者来。眼境界色。若近若远。善色恶色。本曾见来。或他用来。种种诸色。如是比丘。见已不味。心不思惟。何因缘来。舍彼因缘。如人畏烧。避火不异。如是比丘畏欲火烧。初染之时。欢喜爱多。后时苦多。本所味色。心则不念。心不分别。不住于心。自本爱色。今不复念。亦不分别。亦于他身憎爱之色。心则不念。不念于他。他所念色。心亦不求。如是自身。或弟子等。自他俱遮。令不味着。不生随喜。令住正道。如是比丘。名为清净。正念不贪。于不染法。相应正行。如是比丘眼不着色
  又复比丘第二念者。谓念耳声。如是比丘。正念观察。若耳所闻。极可爱声。若歌若舞。打鼓拍手戏乐等声。曾所闻者。不念不味。心不乐着。亦不分别。何因缘闻。舍彼因缘。如畏烧者舍火不异。如是比丘。舍离彼声。或遮他人。或自兄弟所闻之声。一切或遮。令住善道。心不随喜。如是比丘。自他利益。不贪音声。以胜念故。于声不着。是名比丘第二正念。如是比丘。耳不着声。又复比丘。第三念者谓发精进。正意寂静。梵行持戒。如是比丘。不念不味。意不生念。若本用香。若复熏香。若香若臭。若净不净。若远若近。一切不念。于香无心。何因缘来。舍彼因缘。若是他人。若自弟子。若鼻嗅香。生味著者。如是比丘。则便遮之。心不随喜。自行善业。亦令他人住于善法。心常善念。正行不贪。鼻不贪香。如是比丘。得名除垢。善修持戒。心生善念。又复比丘第四念者。先曾所得可爱诸味。若爱不爱。若久时味。若近时味。不念彼味。不味彼味。心不分别何因缘来。舍彼因缘。如畏烧者舍火不异。若于他人或自弟子。若贪着味。如是比丘。则便遮之心不随喜。此名比丘不贪着味善念正行。舍离诸恶。修行善戒自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