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集部 >

正法念处经 第四十五卷(4)

又复比丘第五念者。曾所得触。先已触来彼触染乐软滑生垢。于彼欲法。不染不味。心不分别何因缘来。舍彼因缘。如畏烧者舍火不异。若他人身。贪触染

  又复比丘第五念者。曾所得触。先已触来彼触染乐软滑生垢。于彼欲法。不染不味。心不分别何因缘来。舍彼因缘。如畏烧者舍火不异。若他人身。贪触染着。不生随喜。善观触法。此名比丘离触清净。名善持戒。修行善法。得名善住。次第乃至到于涅槃
  又彼比丘复有五念。应当修行。何等为五。一念时节。二念少年。三念生死。四念具足。亡失散坏。五念涅槃。欲到涅槃。如是比丘。云何念时。谓彼比丘。常一切时。系念修行。不迷境界。不为境界之所破坏。不失不散。比丘不念此昼此夜。如是时节。不念不知。于觉悟时。出息入息。与意相应。常不离意。如出入息。乃至一念。皆决定知出入二息在我腹内。是故我腹若起若减。以二息故。我阴入界而得存立。诸有为法。一念不住。阴界入等出于暖气。此共气生。共气俱灭。破坏烂尽。复于后时。因缘异生。气共生灭。一念不住。彼念比丘如是念时。系念相应。比丘如是自观此身界阴入等和合聚集。一念不住。唯有苦恼。一切身分。非有作者。非有受者。迭相因缘。平等共生。如是身者。念念流转。于念念中。生死老退诸行聚集。如是比丘。修行不空。如是修行念时比丘。以念时故。决定必得四种清净。一心清净。心清净故。面色清净。善业清净。未来利益。次第乃至到于涅槃
  或复他人见其持戒。彼檀越主。第一欢喜。生清净心。如是四种持。戒比丘。如是实义。思惟清净。如是一切普清净故。则得安眠。卧见善梦。随顺于法。彼常如是不放逸行。不放逸故。得七种法。何等为七。一法无碍。思惟善法。彼善业者。心则欢喜。欢喜增长。欢喜因缘。身则肥盛。身肥盛故。名色二法迭互因缘。此因缘故。身则肥盛。身无病患。身之与心。迭互相依。则善聪明。言聪明者。念本作业。如是念故。聪明增长。念善法故。如是增长。既思惟已。乐亦增长。乐增长故力亦增长。如是增长七种法故。夜则安眠。夜安眠故。修身修心。比丘如是念于夜时
  云何比丘念于昼时。如是比丘。念眼开合。我念眼合。时节已过。则念已过。如是时节。共心心数。相与俱灭。皆悉散坏。如是时节。次第失灭。或灭或生。于出息顷。命已尽灭。我今老时次第欲到。我少已尽。欲到余有。渐次决定。欲到死时。我一切命当失不久。一切方便不可得离。一切众生。无因缘怨。欲来坏命。譬如燃灯。火食苏油。念念尽灭。如是如是。老死之火。烧命苏油。念念尽灭。如是系念。知无常已。勤修善法。此之内法。如是速疾。念念无常。念念尽灭。诳生贪者。念念尽坏。如此内法。外亦如是。一切世间有为之法。速疾无常念念尽灭。如是山河城邑聚落。药草园林。一切人中。一切天中。必当失坏
  如是园林莲花河池。以一切天放逸而行。先已曾失。今失当失。彼为放逸之所坏故。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自业成熟。如是比丘。此如是等一切世间无量动转。破坏无常。不乱其意。乃至一念意常不乱。坚固忆念。正念不乱。一心谛观正意不乱。又彼比丘。正念彼时。我如是威仪。如是正行。此时应起。此时行禅。如是时中。亲近尊者。此时我食。此时着衣。此时我去到檀越家。为其说法。我于此时。离檀越家。如是行去。如是比比。念知行时
  云何比丘念于少年。谓此比丘。念于自身。乃至在胞胎中之时。念如是少。次第相续。如是少身。念念不停。谓歌罗逻。次安浮陀。次肉团时。次身分时。次婴孩时。次童子时。次中年时。次老年时。如是法体。念念不停。少身次第。此念念时。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放逸破坏。疑水所漂。在爱河中。如是漂已。复堕余处同业众中。业锁系缚。相续流转。复生余处。又自业行。于自身心。随顺系缚。母精血中。作安浮陀。次肉团时。次第开张。身分具足。人道中生。婴孩童子。少年中年。及老年时。次第至死。如是一人。如是展转。一切欲界。一切道中。各各差别。皆以业风。吹彼众生。从少年等。次第而得。如是自业。如是差别。如是比丘。念于少年
  又复比丘。第三念者。精勤修行。必定当得。念于何法。所谓生死。若昼若夜。恒常修行。一切众生。乃至终尽。有命皆死。三界众生。一切无常。生死之法。有为衰恼。恩爱别离。天中退已堕于地狱。地狱中出。生于天上。若人中死。生于地狱饿鬼畜生及天人中。饿鬼中死。生于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之中。如是下上傍厢生死业风所吹。旋转而行。自业成就。流转在于生死海中。如是比丘。若昼若夜。修生死念。如是修已。彼若念慢。常令人迷。乐于虚妄。以正念故。此慢或薄。或皆尽灭。第一胜念。谓念生退。是故欲入涅槃城者。修行此念。何以故。以我慢故。心常虚妄。颠倒求常。在生死中。流转常行。爱罥缚故。于彼常处。则不可得。尔时世尊。而说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