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义记 第二卷 光宅沙门法云撰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此下尽偈。是第四发问序。亦有两段。第一经家叙弥勒自欲问之意。第二从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下竟偈是正问也。又此两段之中各开为二。经家叙欲问中有二者。第一言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经家叙弥勒自欲问意也。第二又观四众竟众会之心。此明经家叙弥勒有兼他之意。兼他之意者欲腾大众疑念以问文殊也 而问文殊师利言此下尽偈是第二正问段也。就此亦有二者。第一从而问以下尽五十四行偈以来詺为正问也。第二从佛放一光下有八行偈詺为请答也。又此二段各开为二。正问二者。第一是长行略问。第二五十四行偈重颂广问也。第二八行请答二者。第一佛放一光下有三行偈。先举所见之事正请答也。第二从四众欣仰有五行偈即释伏难结请也。所以长行称略说偈中言广问者。若据理为义则长行是广偈中是略。何以知然。长行之中各总问彼此二六种瑞相。尽故及至偈中各别颂不尽故。今就文为义则偈中是广。长行为略。何以故。偈中文多长行文少故也。今且就略广二说之中又各开二。长行二者第一而问以下竟神通之相。总问此间六种瑞相也。第二放大光明以下竟国界庄严。总问何故使我见他土六种瑞相也。就问他土瑞相中有二。初放大光明以下明瑞相之由。第二悉见彼佛国土以下是正问也。今广问之中虽有五十四行偈又分有二。第一有四行偈广颂上问见此间瑞相也。第二从眉间光明以下有五十行偈广颂上问见他土瑞相也。今者四偈唯颂四种瑞相。不颂第一第二瑞相也。初一偈颂第六放光。次一偈半颂第三天雨四华。次半偈颂第四地动。次一偈颂第五四众欢喜也。今者初偈问放光。詺佛为导师也。但初何故句。是通冠诸瑞相也。雨鬘陀罗此一行半今颂上雨华。上有四华今者唯颂二华。唯小白华小赤华但半行颂也。栴檀香风一行义出故摄属雨华也。而此世界半偈颂上地动也。时四部众一偈今颂上四众欢喜也。上总问中含有六种。今者偈中的颂四种也。然略不颂说无量义经。亦略不颂入定也。所以略者有二意也。一者文略也。二者事中不便。何以知然。如来在世未曾不说法度人。今日云何忽尔更问言何故说无量义经耶。诸佛世尊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土。不以二相忽尔重问何故入定。此即事中不便是故略不颂也 眉间光明此下有五十行偈。是第二广颂上长行中略问见他土瑞相也。判此五十偈凡有二种。今且依长行初判为两段也。第一眉间光明一偈半颂上第一见瑞相所由。此光明乃非他土瑞相。但由此光明见他土瑞相也。第二余四十八行半颂第二正问见他土瑞相也。唯颂五种瑞相略不颂第四瑞相也 今就四十八行半中大分为三段。第一从诸世界中下八行半。先略颂见他方三种瑞相也仍道。第三我见彼土恒沙菩萨下三十八行半广颂问二瑞相。即是他方大士修行及他方佛般涅槃。乃至起塔供养也退道。第二从文殊师利我住于此下有一行半偈。詺为结前略开后广也。初八行半略颂三瑞相者。初有一行半颂第一见六道众生。第二半行颂第二见东方诸佛也。第三有六行半颂第三闻他方佛说法也。又就初一行半自有二阶。初一行一句正颂所见也。第二言于此悉见一句则明能见也。就所见中凡有四意。初诸世界中下半偈正明六道。生死所趣一句明詺是生死。善恶业缘一句明因。受报好丑一句明果报也。善恶业缘者此即是六道之因也。善恶两字是别善即三善道因也。恶即是三恶道因也。业缘两字即通于善恶也。受报好丑者。受报两字即总举六道果。三善道亦是受报三恶道亦是受报也。好丑两字别名得六道果报。何以知然。好即是三善道果报也。丑即是三恶道果报也。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此半行是第二即颂见东方诸佛也。演说经典此下有六行半偈。是第三即颂闻他方佛说法也。就六行半中自有五阶。第一言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半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出胜天魔外道表耶。第二其声清净一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出群圣之外耶。第三梵音深妙一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称悦时众之心耶。第四种种因缘一偈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能上弘佛道下济众生耶。初三句明上弘佛道。开悟众生一句明下济苍生。第五若人遭苦下三行。问言何故令我闻佛说法。称可三乘人根性耶。三行即道三乘。初偈为声闻。若人有福一偈为缘觉。若有佛子一偈为菩萨也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此下一行半偈是第二詺为结前略复开后广也。就中自有二意。初三句先结前略也。第二及千亿事下复有三句复开后广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