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法华玄论 第九卷(8)

问。一世云何得是三世。三世云何得是一世。三世时节相碍云何得尔耶 答。华严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无来无积聚而现诸劫事。以法无定性故。菩

  问。一世云何得是三世。三世云何得是一世。三世时节相碍云何得尔耶
  答。华严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无来无积聚而现诸劫事。以法无定性故。菩萨得诸法实相所以能如此也
  问。此犹未明请示其相
  答。无量劫亦是正道。一念亦是正道。正道既不异。无量劫一念岂异哉。复何失一念无量劫。亦非无量劫聚来。一念亦尔。无量劫一念事恒不失也。肇云如动而静似去来相。可以神会不可以事求也
  次论三根义
  问。何故明三根义耶
  答。能化之佛有三世益物。所化众生有于三根。故文云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
  问。此三根与譬喻品三根何异
  答。彼明三乘为三根。此中直取利钝判三根。何以知然。文云诸子之中有失心者则是钝根。不失心者即是利根
  问。约何物论利钝耶
  答。就三世分者。若过去久习无所得观。观强而烦恼弱者。于过去值释迦得了悟名为上根。二者于过去习无所得观。观弱而烦恼小强。故值恶知识流浪五趣。乃至渐习善根。今日释迦出世从初生至闻说法华皆得领悟名为中根也。若过去习善弱而烦恼强。亦流浪五趣。然后稍习善根感释迦出世。从初生乃至法华历闻诸教不悟。至涅槃唱灭方得悟解。如此之人名为下根也。然譬喻但明后之二人。就前法说中明过去久已成佛。导利众生如千世界涌出菩萨等。皆是释迦过去化得之名上根人也
  问。何故从初生至法华悟为中根。至涅槃解复为下根人耶
  答。初成道时开一为三。至法华之前求子犹未得。从法华始会三归一觅子始得。故一化之终尽在法华。故有无量世界尘数人皆得悟道。所以至此时结束为一根也。于法华中复未得了悟。如来更复唱灭至涅槃方得领解。故名为下根人义也
  问。三世益物化三根人不耶
  答。过去益物上根人。现在益物为中下根人。三根众生于二世皆领悟也。所以文中正明二世益物。不正明未来益物者。为化三根人尽也。若未来益物者更余缘耳
  次论净土义
  问。经云余众生见烧尽吾净土不毁。是何净土耶
  答。罗什云是异质同处义。净秽二质同在一处。谓秽在净处净在秽处。故云同在一处
  问。何由得尔耶
  答。净秽粗妙不同故不相碍。如首真天子身不碍于地。又如无间地狱虽百千共处亦不为妨。又如提胡不碍粗器。况净秽二质而相妨耶。故烧秽不烧净。如欲界火不能烧净居天身。况净土耶
  问。既有净土何故无有净火能烧耶
  答。秽土有三灾净土无三灾也
  问。秽土为三灾所烧可是无常。净土既无三灾云何得坏耶
  答。第四禅勉三灾而有始起终灭。故无常。复有念念无常。净土亦具斯二也
  问。秽土有劫数净土亦然。何故不同有三灾耶
  答。劫直是时节。名三灾。必为过患故秽土有。净土无。如五浊例也。生法师释净土不毁云。夫佛之不在者良以众生秽恶故也。以秽故不在无秽必在。无秽故寄七宝以明之者。明无土砂之秽耳。虽有宝土之净比于无形亦何异秽质耶。以理论之乃是无土义。既寄土言无故云净土。无土之净岂非法身所托。至于秽土被烧者自众生罪报。亦何伤于无不净乎。是以众生见烧。净土不毁也
  评曰。佛或开三身。或名为本迹二身。以身例土亦有三土及与二土。法身栖中道第一义土。如璎珞所辨。又如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又摄大乘论明。真如即是佛所住土也。晚见法华论亦明真如常住为土也。二舍那报身化诸菩萨处于净土。故有四净。化主净国土净徒众净教门净。此四皆由菩萨心器净故有此四净。故舍那化菩萨也。三者释迦化二乘即是秽土。谓二乘人天心器不净。故感四种不净也。若合三身为本迹二身者。法身托本土余二托迹土也。若然者什公以土沙为秽。宝玉为净。明异质同处者此是迹身净土耳。生公着七珍论此是法身无净土论。今请评之。若言法身不托土沙之秽。复不在宝玉之净。故云无土者如前所判也。若取法身栖形实相中道之法。亦无此土者是义不然。详生公意但是无宝玉之土也。非无中道之土也。若尔生公得法身土则失迹土。什公得于迹土失于本土。若二师各明一义者无所失。以今文具明三身。则具明三土。以昔未开三身今始开之。三土亦然也
  问。经云一质异见。是何物一质耶。如人见水如鬼见火。此为是水质而见火。火质而见水。为非水非火而见水火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