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佛于天人(至)具八解脱 赞曰。第四显生获益。有二。初明获益。后明众多。初中复二。初明初会。后明第二第三第四会事。此初也。受者着也。不贪着一切法故得心解脱。心解脱者由无明等烦恼解脱故。成慧解脱相应之心。不复缘境起于烦恼名心解脱。或禅定名心。能住心故。得俱解脱名心解脱 经。第二(至)得解脱 赞曰。此明第二第三第四会也。弥勒三会说。释迦不说会。利益生机各不同故 经。从是已后(至)不可称数 赞曰。此明众多。上明声闻法轮故无菩萨 经。尔时十六王子(至)三菩提 赞曰。下第三大段。子继传灯有五。初出家启请。二尔时彼佛受沙弥请下许可正说。三说此经已即入静室下诸子传灯。四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下佛起赞叹。五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下所化常益。初文有二。初诸子出家启请。后臣佐随从出家。初中复三。初明子德.次明启请.后明请意。此初也。有六德。一已超羁网出家为沙弥。二闻法速悟诸根通利。三性情鉴达智慧明了。四久遇良缘曾供养佛五坚持胜戒净修梵行。六志希大果求正等觉 经。俱白佛言(至)佛自证知 赞曰。初明启请。昔说小乘法轮。利益声闻乘讫。我意求大请说大乘法轮。后明请意。我等志愿大乘正法如来之知见。佛自证悉。佛自证明。愿为我说。问何故前请王子在前。今为说法王子居后。答前据亲疎后明权实 经。尔时转轮圣王(至)王即听许 赞曰。此明臣佐随从出家。初请后许 经。尔时彼佛(至)佛所护念 赞曰。下第二段许可正说。有五。此中有二。初将说法时待机熟故过二万劫。二陈所说法。妙法莲华。妙法莲华正为声闻。无量义经正为菩萨。何故此中为诸菩萨说于法华。如前日月灯明因妙光法师。二十亿菩萨乐欲闻法中释。问何故转二乘法轮名为三转十二行相。大乘不尔。答理应如是。但以声闻者一坐可有成见.及修.无学道义。菩萨不尔。由是不同。此说十二缘亦依四谛故 经。说是经已(至)讽诵通利 赞曰。第三沙弥领悟 经。说是经时(至)未曾休废 赞曰。此中有二。第四三根领悟。第五说法时节。上根菩萨闻之信受。中根声闻亦有信解。下根余类皆生疑惑。是法华经难信解故。下根众生机未熟故。为今时渐。故说彼时有疑惑者 经。说此经已(至)四千劫 赞曰。下第三段诸子传灯。有三。一佛入寂定。二诸子说法。三所度多少。此初也。知子根熟令子传灯。故入寂定 经。是时十六菩萨(至)妙法华经 赞曰。诸子请法利益既众。说法时长 经。一一皆度(至)三菩提心 赞曰。所度多少示教利喜。即新翻经云示现.教导.赞励.庆喜。显扬第十二更加令离欲。谓诃毁诸行令离爱染名令离欲。示现四种真实道理名为示现。已得信解令正受行名为教导。若彼退屈策发令进名为赞励。彼随法行赞令忻悦名为庆喜。彼更有释恐繁且止。今此说四除初离欲。此与示现俱令修行信解别故译家疎脱。义必应然。五渐化法故。义准定然 经。大通智胜佛(至)令入其中 赞曰。下第四段佛起赞叹。有二。初升座赞叹。后劝人亲信。此初也。赞叹有七。一希有.二根利.三智明.四近圣.五修行.六受持佛智.七开示众生 经。汝等皆当(至)如来之慧 赞曰。此劝人亲信。初标劝亲近。后释令信受 经。佛告诸比丘(至)悉皆信解 赞曰。下第五段所化常益。有三。此中有二。初常说法华二所化常益常益有二。一与菩萨俱。二闻法信解 经。以此因缘(至)于今不尽 赞曰。第三释成常义。显今法华会上。皆是彼时常益众生。众生世世常为友益。益犹未尽生下结会之由渐也 经。诸比丘(至)以为眷属 赞曰。下第四大段会成今佛。有二。初标成佛现利群生。后显异名成佛处所。此初也 经。其二沙弥(至)二名师子相 赞曰。此显异名成佛处所。阿閦者无动义。故相用烦恼等一切不动故。閦音初六反。若齐作珿直貌作矗。廉谨状作龊。不知閦字所出。须弥顶极尊高故。师子音示无畏故。师子相示降魔怨故 经。南方二佛(至)二名梵相 赞曰。常证法性名虚空住。恒寂生死名为常灭。得大自在名帝相。能生群圣名梵相 经。西方二佛(至)二名须弥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