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十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十一卷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四相即门。于中有三。初正释。次句数。后引证。初中言废己同他者。是相即义。以上相入。则此彼互存。如两镜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十一卷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四相即门。于中有三。初正释。次句数。后引证。初中言废己同他者。是相即义。以上相入。则此彼互存。如两镜相照。但约力用交彻明耳。今此约有体无体。故言废己。废己。即无己体也。同他。他有体也。亦如事理无碍文中。废波同湿等。摄他同己。即他无体己有体也
  疏。一多相即混无障碍。解行境别六句同前者。二句数料拣也。于中初句结前。含于四句。应云一者一即多。二者多即一。三者亦一即多。亦多即一。合上二故。故三句皆是一多相即。四非一即多。非多即一。亦由一多相即互相夺故。谓由一即多故非多即一。由多即一故非一即多。成俱泯句。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并明照故。六或绝前五。以是行境言亡虑绝故。疏云解行境别。即下二句。然约同一类。法即有一多相望。如一华叶望诸叶等。若约异类。谓华望刹等。例此可知。复应例前亦有四句。谓一者一即一。二者一即一切。三一切即一。四一切即一切。以今但约一华故。略不言。故下结例。该一切法明具四也。或应有六。此四句后有解行境故。复或有六。谓前四句。后加一即多。一多即一多故。复应成八。加多一即一。多一即多。以并不出前四句故。故不例耳。多一既尔。大小长短等。一一相即例知。然刊定记。将相即门拣异同体成即德故云相即。据此彼相望同体相即。约此体即是一切法故。若尔则是托事显法门。今疏正意。但以相即门。摄同体成即。同体成。但是一即多耳。疏下云下。三引证。即十住品长行文。若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如是一切展转成。此不退人应为说。既言展转成者。即异体异类相望也。不思议法品云。诸佛知一切佛语。即一佛语。此同类相即也。初发心品云。以发心故。即与三世一切诸佛体性平等。乃至云真实智慧等者。此显位上下相即也。七十八经云。弥勒告大众言。诸仁者。余诸菩萨经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行愿。乃能亲近诸佛菩萨。此长者子。于一生内则能净佛刹。则能化众生。则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则能成就诸波罗蜜。则能增广一切诸行。则能圆满一切大愿。则能超出一切魔业。则能承事一切善友。则能清净诸菩萨道。则能具足普贤诸行。此则行位。皆相即也。又如菩萨曾不分身。即遍一切。亦一即多也
  第五秘密隐显俱成门中。疏文分四。一正释。二句数。三引证。四喻显。初中华能摄彼等者。亦蹑前起。由上言摄他同己故。若摄他他现。即相入门。若摄他他尽。乃相即门。若摄他他不尽不现。即隐显门。如前列名中已会。故至相十玄云。犹如十钱一摄十时。一即名显。二三至十即名为隐。亦如见此不见彼。彼名隐此名显。亦如一人身上六亲。互望虽各不同。然各全得亦不杂乱。由此隐显体无前后。不相妨碍。名秘密俱成。疏。显显不俱等者。以显俱则无隐。隐俱则无显故不得具。然隐显同时。故得俱成。隐显无碍。故云秘密
  疏。全摄俱泯存亡俱成者。二句数料拣。全摄即初二句。此全摄彼。即此显彼隐为一句。彼全摄此即彼显此隐。为第二句。俱成者第三句。谓此正摄彼时。不妨彼摄此故。则亦隐亦显。泯者。即第四句。此摄彼为显时。即是彼摄此故非显。则显泯也。彼摄此为隐时。即是此摄彼故非隐。则隐泯也。故是非隐非显存者。四句皆成。是解境。亡者。五句并绝。即是行境。言俱成者。总结上六句也。疏下云东方入正定下。引证。东方入正受为显。西方从定起为隐。以此但见入定不见起故。古十玄亦云。于眼根中入正定即是显。于色尘中三味起即是隐。例上可知。疏如八日月等者。四以喻明。即取明处为显。暗处为隐。而必同时故云俱成。不同十五日唯显月晦日唯隐。又暗处非无明。明处非无暗。但明显处暗隐。暗显处明隐。亦得云隐显俱成。亦如夜摩偈云。十方一切处。皆谓佛在此。或见在人间。或见在天宫。则见处为显。不见处为隐。非佛不遍。十定品云。或见佛身其量七肘。或见佛身其量八肘。或见佛身其量九肘。乃至见佛身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量。则见七肘时七肘显。余量皆隐也。余显例然。故彼喻云譬如月轮阎浮提人见其形小。而亦不减。月中住者。见其形大而亦不增。释曰。见大则大显小隐。见小则小显大隐。而不增减。则是秘密俱成。余一切法。类可知也。摩耶夫人云。于此一处。为菩萨母三千世界。为母亦然。然我此身。非一处住。非多处住。亦隐显义。此处为母。此显彼隐等。非一处住。即是一隐。例有多显。非多处住。即是多隐。例有一显。亦是双夺俱泯之句。非隐非显秘密之义。然若约智幻。即业用门。约极位成。即德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