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维摩诘经 第二卷 后秦释僧肇选 方便品第二 什曰。此品序净名德者。非集经者之意。其方便辩才世尊常所称叹。故集经者承其所闻以序德耳 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 什曰。将序其德先明修德之所由也 深植善本 什曰。功德业也。肇曰。树德先圣故善本深殖也。此经之作起于净名。其微言幽唱亦备之后文。出经者欲远存其人以弘其道教。故此一品全序其德也 得无生忍 什曰。慧明业也。如来已尽则以智为名。菩萨见而未尽而能忍受不退。故以忍为名也。肇曰。所以菩萨无生慧独名忍者。以其大觉未成智力犹弱。虽悟无生。正能堪受而已。未暇闲任故名忍。如来智力具足。于法自在常有闲地。故无复忍名也 辩才无阂 什曰。既具二业以辩才说法化众生也。肇曰。七辩也 游戏神通 什曰。因神通广其化功。亦以神通力证其辩才。如龙树与外道论议。外道问曰。天今何作。答曰。天今与阿修罗战。复问。此何以证。菩萨即为现证。应时摧戈折刃。阿修身首从空中而坠落。又见天与阿修罗于虚空中列阵相对。外道见证已乃伏其辩才。神通证辩类如此也。肇曰。经云。菩萨得五通。又云。具六通。以得无生忍三界结尽。方于二乘故言六。方于如来结习未尽故言五也 逮诸总持 什曰。智慧能持实相亦名持。余持如大智度论中说也。肇曰。总持义同上。经云有五百总持。亦云无量总持也 获无所畏 肇曰。菩萨四无所畏也 降魔劳怨 肇曰。四魔劳我故致为怨 入深法门 肇曰。诸法深义有无量门悉善入也 善于智度通达方便 肇曰。到实智彼岸善智度也。运用无方达方便也 大愿成就 什曰。初发心之时其愿未大。或大而未成。大而成者唯法忍菩萨也。如无量寿四十八愿。是大愿之类也。肇曰。大愿将无量寿愿比也 明了众生心之所趣 肇曰。群生万端心趣不同。悉明了也 又能分别诸根利钝 肇曰。三乘诸根利钝难辩而善分别 久于佛道心已纯孰决定大乘 肇曰。七住以上始得决定也 诸有所作能善思量 肇曰。身口意有所作。智慧恒在前。故所作无失也 住佛威仪 肇曰。举动进止不失圣仪。别本云具佛威仪。什曰。谓能变身作佛。举动进止悉如佛也 心大如海 什曰。海有三德。一曰深广无边。二曰清净不受杂秽。三曰藏积无量珍宝。菩萨三德义同海也。肇曰。海有五德。一澄净不受死尸。二多出妙宝。三大龙注雨滴如车轴受而不溢。四风日不能竭。五渊深难测。大士心净不受毁戒之尸出慧明之宝。佛大法雨受而不溢。魔邪风日不能亏损。其智渊深莫能测者。故曰心大如海 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 肇曰。诸佛所称人天所敬。彼何欣哉。欲度人故现居毗耶 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 肇曰。至人不现行。现行六度者为摄六弊耳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 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行勤行趣涅槃也 虽处居家不着三界 肇曰。三界之室宅也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肇曰。梵行清净无欲行也 现有眷属常乐远离 肇曰。在家若野故言远离 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 肇曰。外服宝饰而内严相好也 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 肇曰。外食世膳而内甘禅悦之味也 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 肇曰。因戏止戏 受诸异道 什曰。现受外道法也 不毁正信 肇曰。同于异者欲令异同于我耳。岂正信之可毁哉。受谓受学异道法也 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肇曰。世典虽尽明所乐在真法 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 什曰。诸有德者能致供养。能致供养者复供养此贤。所以为最也。肇曰。含齿无不敬。净养无不供。故曰为供养之最 执持正法摄诸长幼 肇曰。外国诸部曲皆立三老。有德者为执法人。以决乡讼摄长幼也。净名现执俗法。因此通达道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