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瑜伽师地论略纂 第一卷(16)

七慢。依五法起。谓上中下我及德生。如五蕴论及决择。皆通见修断 憍体即贪。醉逸为义。心多纵下。慢谓高举。或陵于他。是二差别。如唯识第六说 见

  七慢。依五法起。谓上中下我及德生。如五蕴论及决择。皆通见修断
  憍体即贪。醉逸为义。心多纵下。慢谓高举。或陵于他。是二差别。如唯识第六说
  见闻觉知。如对法第一疏。及九十三说。见知现量。闻唯圣言量。觉是比量所受所证所触所得者。或以鼻舌身三。及五识俱意。并定心意。如次配之。此释闻者属耳及意。教唯意缘。故九十三说。闻是圣言量。亦不相违。或耳鼻身舌。如次配所受等四。其五俱时意。皆是知。总通此四。闻是圣言量。故耳在知中
  第十九门众多言说句中有二。初总。后别。彼复云何下别也。释词句者。如解释论名等。戏论句者。如讽颂等。如初标门嗢拖南等。名释义句。或戏论。是有为法句。无为无名故。或欹嗢等。亦是戏论句。以文摄义。名摄义句
  字母者。谓三十三字十四音。十四音者。谓[呵/衣]阿噫伊邬乌仡侣纥闾吕卢医爱污奥闇恶。不取后二。故成十四。迦佉等五。遮车等五。吒[打-丁+虎]等五。多他等五彼坡等五。夜逻罗缚赊娑婆诃叉。不取叉多。故三十三。将前十四音。约后三十三字。出生一切。此等能生一切字故。一切诸义皆能摄故。故名为母。出生字本。含诸义故
  别解中有十门。一人法所依。二得失随生。三七声异起。四三学建位。五世事差别。六饮食纵荡。七纯杂明闇。八众事不同。九劣弱衰丧。十斗诤断灭句
  初门中有十八。地者。如所诠总。法显能诠总。字以义为教依。或约初标总名。与后所释为所依故名地
  第二门中有十九。听制者。听说戒也坚妙智退者。若勤精进。妙智乃坚。放逸懈怠。妙智乃退沈量助伴者。沈谓昏沉。量谓量度。即掉举也助伴者同时心所也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四句。即旧所言。示教利喜。后自当释
  第三门中。七例句者。即八转声。除第八呼。泛声有三。一男。二女。三非男女。一一各有八。一体。二业。三具。四为。五从。六属。七依。八呼。今此即是。男声中之一声。诠目丈夫之七啭声。如次配属体业具等。如枢要说。第八泛声酝补卢沙。更无别义。今但说七
  第四门依受戒法说。施设者。敷设座所。教敕者。语言训示。标相者。结界。静息者。打静无言。表了者。和僧问事。轨则者。答所表事。安立者。置受戒人眼见不闻之所。积集者。大众聚集。决定者。问遮难事。配属者。表白问遮。论羯磨所行之事。惊骇者。问遮劝发上品心等。初中后句者。说三羯磨。族姓想者。此受戒人婆罗门等姓。立宗者。乞求为[敬/巾]。言说者。教化他人。成办者。坚持戒故。乃至当得阿罗汉果。受用者。即受戒已。依僧受用财法二利。未得法应寻求已得应守护。自有过失。羞耻还净。他有过怜愍谏举。于勤苦事。皆能堪忍。于生过法。恒起怖畏。弃恶引善。名简择句
  第七门中。杂和糅者。杂本释诸经论等。余皆如名。起其义解。成可知矣
  旹享保六(辛丑)十二月十六日一交加粗点毕
  沙门高范(胎生六十七法[藹-言+月]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