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往还等次第中。始从谓如有一依止如是邨邑等下。至如是乞已出还本处。解往还二法。应自已知往还等。各有四作法。今且作往还。往等次第法。下至睹等即不具作。准往还等可知。准睹中少分亦作。余寻读配又于如是下至不可回转。解不应往处。次下至或商主家。解可应往处次下至若忿竞时亦不应往。解时应往次下乃至坚执缅羞而受用之。解应如所往 上来已解往还讫。次下复于已往或正往时等。乃至能摄梵行能令诸恶寻思现行以来。明睹瞻二法。于中有二。一明应睹。二明不应睹。明应者。谓复于已往以下。至不应观视以来。类说明是不应睹。以下是应睹 又不应摇身摇臂摇头等下。至端严而坐以来。总明屈申二法。此中但判不应。不明应事。准上作之 又不应开纽不轩不磔下。至若坑涧处若崖处以来。明持衣持钵二法。于中有二。初明持衣。次明持钵不应开纽下。至而被法服以来。明衣。以下明持钵 又应次第受用饮食下。至不应啮断而食其食以来。明食饮啖尝四法。此中总明非别明。任文思之 又从施主家还归住处于昼夜分以下。至时时停住而习经行以下。明行住二法 又如是于自所居住处自院自房下。至如法寝息以下。初明坐卧二法。于中有二。一明坐宿卧从如是于自以下。至而宴坐以来。明坐。以下明卧 又于昼日分及夜初分以下。至或为修断闲居宴默以来。略明语默二法。于中有二。一语。二默。准文可知 思惟法时。乃至无间修习殷重修习以来。广明语默。文亦有二。准上可知 次又于极热分时下。至皆悉除遣以来。解于劳修 论又于善品先未趣入以下。乃至如是名为正念而住以来。此中意明未成熟但名正知。成辨以去名正知而住。准文思之。此乃师未作 又当知此中若往等下。明行住二法。摄前诸门。此能摄之法。非前行住。谓住行事名行。非住行名行。住处名住。非前云住。故得摄法也无妨 论若卧若默若住时意业者。此中卧应在身业中。以卧时思先明相故名意业。非卧者是意 论依行住时有四业。正念为一。不放逸为一。应作而作为一。于现后无罪为一。为得未得集资粮为一。今如文而配也 第二十五卷 此二十种想。如杂集抄及大智度论 论又能证得三果不言第四果者。以漏尽通即第四果中成故。合说而此不论 论三神变。一神力神变。即身通。二记说。即他心通。知他心而记别故。三教道。即漏尽通。可谓三业也。如杂集第一卷抄 论解教授教诫。与多余处别。谓四教授业。此中总明。余更别论。四教授等无违。如明四教授等义。说勘 论宣说相应助伴随顺清高等者相应。谓与理相应。即缘如是智也助伴。同时心心所法也随顺。即有漏加行智。随顺正智故清高。简浊乱语也有用者谓得涅槃相称不相违语也应顺名句等。所有语言 论由彼成熟如是八支者。谓即又此言论应时而发以下是。或前初解若能谏举中八者是问 论曰当知由此因缘故者。即次前四又字是也 论曰正士者。谓四向。正至。谓四果云何名为闻思正法者。谓闻慧。次下广解思慧。于下别解契经。谓长行者是。如对法论第十二抄广解。此中十二分教。并藏收所以等未了义者。法师云。非经未了。谓听者未了。此未之所闻也 论曰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谓由至教量故者。先云圣言。今言至教者。即至极之教。以理至极无问内外。皆名至教。先云圣言者。即不如此。三十二种言中。圣言有十六。何必要是佛语名圣言。以先相言圣者。即佛菩萨等。今言至教者即无所简相 论由彼诸法本性应尔。谓无始来自性应尔。不待众缘法性应尔。法相道理 论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者或即如是。谓火等以暖为相。火自性或异如是。能烧是火之用也或非如是。谓用炎赫等。是取之相而为火也又或即如是。谓火以暖为性。或异如是。谓用炎炽。是相异于火体为火。或非如是。谓非不以暖为火 论云淫女巷论。谓淫女多居细小巷中。说淫女行淫之事 论解施中。云教引利益安乐何差别。述曰。说乐名教。身作劝名引 论曰是诸菩萨所现行事非此义中意所许施等者。此中意。明菩萨用前有情数物施时。必须所用施之情。欢喜方用之施。非是彼生嫌恨。菩萨欲得自意所许即用之施。长读下文 论文云马瑙采石者。即一物。以马瑙石有采文故也。此一段文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