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第六卷(6)

二更示胜异方便二。初泛明念佛除障。二的指求生极乐。今初 复次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热。风雨不时饥馑等苦。或见不善可畏众生。三毒所

  二更示胜异方便二。初泛明念佛除障。二的指求生极乐。今初
  复次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热。风雨不时饥馑等苦。或见不善可畏众生。三毒所缠。邪见颠倒。弃背善道。习行恶法。菩萨在中。心生怯弱。恐不可值遇诸佛菩萨。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生疑欲退者。应作是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皆得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作是念已。发大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以生如是决定心故。于此命终。必得往生余佛刹中。见佛菩萨。信心成就。永离恶趣初学菩萨。已解一心真如生灭二门而修信行。但止观力微。境缘粗恶。未入正定聚中。不能保其无退。故更示此胜异方便。令仗自心中之他佛。度脱佛心中之自身也。须知前止观门。名念自佛三昧。今示念佛菩萨。即念他佛三昧。以念佛及菩萨。不生妄想分别。即是止行。了知诸佛菩萨。有大神通巧便。能救拔我及诸众生。即是观行。所以修止观时。设见佛菩萨形。知是魔事。不生取着。今念佛菩萨时。设更别商止观。大似骑牛觅牛矣。然正念佛菩萨时。或得见佛菩萨。即应了知唯心所现。万勿取着。勿生喜动。勿向人说。如远公生平三见圣相。不语一人。此为要诀。唯至临终见佛菩萨。方是感应道交。定非魔事。不必致疑。以佛菩萨得大神通。决定护念有缘念佛众生。不失时故。言发大誓愿者。为度众生求生净土。非为自身独出生死。有此菩提弘愿。方是往生正因。不然。纵令念佛菩萨。与佛菩萨气分不相契合。不能生净土也
  二的指求生极乐
  如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得生。常见彼佛。信心增长。永不退转。于彼闻法。观佛法身。渐次修行。得入正位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多指归极乐者。略有四意。一者阿弥陀佛。与此土人最有缘故。乃至穷村僻坞。若男若女。若长若幼。若智若愚。无不知称阿弥陀佛名者。二者法藏比丘愿力胜故。诸佛果德虽实平等。因中愿力任运摄生。无差别中有差别故。三者令人系念得专心故。若不专叹。则众生既欲生西。又欲生东。心无一定。净业难成。所以十方诸佛。同出广长舌相。赞此一门。令人专忆。四者阿弥陀佛。即法界藏身。极乐世界。即莲华藏海。故见一佛。即为见无量佛。生一土。即为生无量土。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为一切佛所护念。以法身不二故。生佛不二故。能念所念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因该果彻。更无二故。余如净土经论广明。不能备述也。四修信分竟
  五利益分四。初总劝闻思修。二别示闻思修功德。三诫诽谤护大罪。四结示大乘功能。今初
  云何利益分。如是大乘秘密句义。今已略说。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广大法中。生净信觉解心。入大乘道无有障碍(者)于此略论。当勤听受。思惟修习。当知是人。决定速成一切种智净信觉。解心者。若约圆妙绝待言之。则信即解。解即信。如来名世间解。亦可名究竟信也。今约初机言之。有信无解。能长烦恼。有解无信。能长邪见。故并举净信觉解两心。以为入大乘道之正辙也。听受者。闻慧也。思惟者。思慧也。修习者。修慧也。三慧资无漏种。令起现行。故能速成一切种智
  二别示闻思修功德
  若闻此法。不生惊怖。当知此人。定绍佛种。速得授记此别示闻慧功德也
  假使有人。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令住十善道。不如于须臾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无量无边此别示思慧功德也。一是世间善法。一世出世上上善法故
  若一日一夜如说修行。所生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阿僧祇劫。说不能尽。以真如功德无边际故。修行功德亦复无边此别示修慧功德也。修能显性。所以功德与法性等。不可尽说也。二别示闻思修功德竟
  三诫诽谤获大罪
  若于此法生诽谤者。获无量罪。依阿僧祇劫。受大苦恼。是故于此应决定信。勿生诽谤。自害害他。断三宝种由有自心一体三宝。方有世间一切三宝。若谤此法。即是断三宝种。罪报之大。甚于五逆十恶也
  四结示大乘功德
  一切诸佛。依此修行成无上智。一切菩萨。由此证得如来法身。过去菩萨。依此得成大乘净信。现在今成。未来当成。是故欲成自利利他殊胜行者。当于此论勤加修学此正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也。三世菩萨。非此不成大乘净信。故劝欲成二利行者。必当勤修学也。此四段文。即顺四悉檀说。可准思之。二正说五分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