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诸宗部 >

大乘义章 第十九卷(3)

三智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摄相二) 第一辨相。三智之义。出地持论。故彼文言。有三种智。名为菩提。名字是何。一清净智。二一切智。三无碍智。清净

  三智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摄相二)
  第一辨相。三智之义。出地持论。故彼文言。有三种智。名为菩提。名字是何。一清净智。二一切智。三无碍智。清净智者。是佛如来第一义智。观第一义。断离五住性结烦恼。离障无染名清净智。其一切智及无碍智。是佛如来世谛智也。于世谛中。了知四种一切法相。名一切智。何等为四。谓一切时一切界一切事及一切种。是其四也。一切时者。过去未来三世时也。于此三世。穷绕无余。名一切智。一切界者。所谓世界及众生界。于此二界。穷知无余。名一切智。一切事者。所谓有为及无为事。色法心法非色心法。是其有为。义如上解。虚空数灭及非数灭。是其无为。亦如上释。于此二事。知之穷尽名一切智。一切种者。所谓因果。有为法中。有因有果。善恶是因。苦乐是果。无为法中。有因有果。圣道是因。涅槃是果。于此因果种别法中。了知穷极名一切智。余经论中。第一义智名一切智。世谛之智。名一切种。今此宣说第一义智。为清净智。世谛之智。名一切智。名之左右皆得无伤。无碍智者。于前四种一切法中。发心即知。不假方便。不同余人思量乃知。名无碍智。辨相如是(此一门竟)次第二门。约对余智。共相收摄。于中有四。第一约对三种般若。共相收摄。第二约对大品三智。共相收摄。第三约对涅槃三智。共相收摄。第四约四无碍慧。共相收摄。初门约对三种般若。共相摄者。三种般若。如龙树说。一观照般若证空实慧。通则了达二谛之智。斯皆是也。二文字般若。谓般若经。此非般若。能诠般若。能生般若。故名般若。三实相般若。谓真谛空。通则二谛法相皆是。简情取法。故云实相。此非般若。是般若境能生般若。故名般若。前三种智。入此三种般若之中。是其第一观照所摄。非余二种。彼非智故。次对大品三种之智。共相收摄。言三智者。一一切智。谓诸声闻缘觉之人。了知一切阴界入等。名一切智。二道种智。谓诸菩萨了知种别化众生道。名道种智。三萨般若智。此翻名为一切种智。诸佛如来。觉知一切二谛诸法。名萨婆若。向前三智。入此二中。萨婆若摄。非余二种。彼二在因不在果故。次约涅槃三种之智。共相收摄。言三智者。一名波若。此翻名慧。二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三者阇那。此翻名智。彼经具以两门分别。一约人分别。其般若者。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同有慧数故名波若。毗婆舍那声闻缘觉。彼观四谛十二缘等故。就二乘说毗婆舍。其阇那者。诸佛菩萨。彼能了达一切法界故名阇那。若据此门。向前三智入此三中。阇那所摄。非余二种。波若毗婆不在佛故。二约法分别。其波若者是别相。观了知世谛。毗婆舍那是总相。观知第一义。其阇那者。是彼相观。观察一实。破离二谛有无相故。若据此门。向前三智与此三种。共相收摄。此毗婆舍及与阇那。是前三中清净智摄。同能观理离染障故。前一切智及无碍智。是此三中波若所摄。以能了知别相法故。次约四辨共相收摄。法义辞乐。是四辨也。义如上释。此之四辨。在佛之者。与前三智共相收摄。在因则非。就彼果中。即名以求四无碍慧。是前三中无碍智摄。随义细获。四无碍智有其多种。如地经说。若就世谛明四无碍。此四无碍。是一切智无碍智摄。以其同知世谛法故。若就真谛法性之理名法无碍。则法无碍。是前三中清净智摄。余之三种。是一切智无碍智收。若说了知第一义谛为义无碍。则义无碍。是清净智。余之三种。是一切智无碍智摄。三智如是。
  三不护义
  三不护义。如经中说。如来三业。纯净离过。不须防护。名三不护。诸阿罗汉三业虽净。常须防护方能离过。如来异彼。是故宣说三不护矣。问曰。如来何因缘故身口意业不须防护。久修净戒性成就故。常住深定未曾出故。三业恒随智慧行故。住大涅槃永寂灭故。是故三业不须防护。三不护义。辨之略尔。
  三念处义
  三念处义。如经中说。一切众生。是佛如来生念境界。故云念处。念处不同。随境分三。一是正众。二是邪众。三非正非邪。如来自知己法最胜。然于所受者不生喜心。是初念处。于不受者不生瞋心。第二念处。于彼非受及非不受中容人所。不生痴舍。常得净心。第三念处。于邪正等。既得分三。于怨亲中三种人所。亦得分三。于怨不嗔。是初念处。于亲不爱。第二念处。中容人所不生痴心。第三念处。问曰。如来何因缘故得三念处。久于众生修习平等大舍心故。深观众生无我人故。了知诸法性空寂故。故于三众得平等心。三念处义。略之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