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诸宗部 >

大乘义章 第十九卷(6)

次第二门约对十力辨其同异。言十力者。一处非处力。二自业智力。三者定力。四者根力。五者欲力。六者性力。七至处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

  次第二门约对十力辨其同异。言十力者。一处非处力。二自业智力。三者定力。四者根力。五者欲力。六者性力。七至处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义如后释。无畏圣力有同有异。同相如何。如毗昙说。初则如初力。第二如第十。余二如二七。是名无畏安。论文虽然。更须分别。初无畏中。有境有体。佛一切智。是其境也。内照自己有一切智。是其体也。此境与体。莫不皆是初力体收。处非处力摄智广故。第二无畏有境有体。佛漏尽德是其境也。照尽之智是其体也。境则第十力境所收。同以漏尽而为境。故体则第十力体所摄。同皆以其照尽之智而为体。故此境与体虽复相似。宽狭不等。无畏体性唯自知尽其义则狭。彼第十力。泛尔观境。其义则宽。彼云何宽。如地持说。第十力者。自知漏尽知他漏尽。知漏尽方便已起未起。亦知漏尽增上慢心有起不起故名为宽。第三无畏有境有体。能说障道是其境也。照己有能是其体也。体则是其初力所收。以处非处摄智广故。境界是其第二力摄。彼第二力。知业烦恼。第二能说障道无畏。知业烦恼是障道法。其义大同。故彼力摄。毗昙就境。是故宣说第三无畏如第二力。第四无畏有境有体。能说尽道是其境也。照己有能是其体也。体亦是其初力所收。以初力中摄智广故。境界是其第七力摄。彼第七力。知其处道。第四能说尽道无畏。亦知于道。其义大同。故彼力摄。毗昙就境故。说第四如第七力。毗昙如是。若依成实。初无畏者即前九力。前九皆是一切智故。第二无畏即第十力。义如上释。后二无畏。论全不说。若欲辨之。与毗昙同。同相如是。所言异者。如彼毗昙及成实说。智体是力。智光普照名为无畏。具缘已处。智之与断并及二能。故云普照。又论说言。安住是力勇猛不怯是其无畏。十力寔同魔。不能坏故名安住。以安住故。名之为力。于外障难。勇猛不怯。说为无畏。向前宣说。智光普照名为无畏。即是智慧为无畏体。今言。不怯名为无畏。即是安稳不怯之心。为无畏体。论复说言。因名为力。果名无畏。以从力心生无畏故。约对十力。同异如是(此六门竟)次第七门。明其大小所说不同。不同有五。一心体不同。小乘宣说如来无畏事识为体。大乘宣说如来无畏真心为体。至佛更无余心识故。二心缘不同。小乘宣说事识之心为无畏故。攀缘分别。缘彼外难。而生无畏。大乘宣说真识之心为无畏故。心如虚空无所分别。无分别德。难以显彰故。对外道四种难辞。而以显之。如寄丈尺而显虚空之高下矣。三智行不同。小乘宣说如来无畏十智为体。十智如上。初中所照一切智者。具十智性。能照之慧。唯等智性。以通缘故。就第二中。所照之尽。是无为法。十智不收。能照之慧。唯第十力应六智性。所谓灭智法智比智尽无生智及与等智。今为答难多等智性。就第三中。能说障道。唯第二力应八智性。除灭道智。今据起说多等智性。能照之慧。唯等智性。就第四中。能说尽道。唯第七力。应十智性。今据起说多等智性。能照之慧。亦等智性。小乘如是。大乘说佛无畏之德是如实智。如龙树说。彼清净智。一切智。无碍智是。如实智义如上辨。初无畏中一切智者。以清净智一切智无碍智三智为体。能照之慧。是一切智无碍智摄。就第二中。所照漏尽。三智不收。能照之慧。是一切智无碍智摄。就后二中。能说障道能说尽苦。是一切智无碍智摄。能照亦尔。此是第三智行不同。四照境不同。如小乘法中说。佛无畏。但照前境不照自体。分别之心。不能及照自己体故。大乘不尔。能照前境亦照自体。如涅槃说。菩萨眼根。尚能自见。何况佛智而不自照。五得处不同。小乘法中。说佛无畏唯在道树成佛时得。大乘不尔。圆满在佛。种性已上。随分脱得。故花?a href="http://www.gming.org/rmgjc/xianxi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现行怠J〕醴⑿氖北愠烧酢>咦慊凵怼5戎钊缋础N尬芳榷S嗟孪ざK奈尬芬濉X嗜ご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