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古刹
观音古刹,位於吉林省吉林市区,始建於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一九三八年如莲法师重修,一九八○年最後一次修整。现有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三圣殿、钟鼓楼等建筑。寺有《龙藏》一部。现任住持觉醒法师,八十岁,辽宁省盖县人,一九四七年出家,师从清德法师,兼任吉林省吉林市佛教协会理事。现任监院觉慧法师,五十馀岁,吉林省吉林市人,一九九六年出家,师从清德法师,兼任吉林省吉林市佛教协会理事。
观音古刹
观音古刹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昆明街,始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1938年如莲法师重修,1980年最后一次修整。现有吉林省吉林市观音古刹始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吉林市佛教活动中心,在东北及香港等地佛教界中有一定影响。1983年,观音古刹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地院,并进行了全面维修和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殿堂修复一新,殿内的四大天王、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像也塑贴金,金光灿烂。 1989年8月31日(农历八月初一),观音古刹隆重举行佛像开光典礼,来自省内四众弟子1000余人参加了典礼仪式和诵经法会。 观音古刹依山而建,周围环境幽雅秀丽。其南即秦淮河源,名为一眼泉,第地下水源,汩汩滔滔,终年不竭。
编辑本段
寺院环境
观音古刹
观音古刹坐落在吉林市船营区向阳街道境内,是全国唯一的一坐南朝北的观音寺庙,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观音古刹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中经道光三年(1823年)和同治八年两次修补。1925年在释加莲方丈主持和居士们的资助下,扩建了藏经殿、法堂、十大金刚殿和十丈堂。1998年,在观音古刹前修建了一正门使观,音古刹显得更加宏伟壮观。观音古刹庭院约有500平方米,南建有正殿三间,殿前有12根楹柱支撑的卷棚,映衬正殿。殿的正中供奉南无观世音菩萨坐像,正殿东供有祖师牌位,西奉有(观音古刹)伽蓝菩萨的。东配殿5间为藏经殿,收藏“经藏”、“律经”、“论藏”等三大藏经;西配殿3间为法堂,供奉地藏望菩萨。 观音古刹白马寺,位于古都洛阳城东十二公里处,北依邙山,南望洛水,殿阁峥嵘,宝塔高耸,钟声常鸣,呈现出佛门静土特有的清幽、肃穆和神圣气象。观音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朝廷斥资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东汉永平七年(公元六十四年),明帝遣使赴西域拜求佛法。永平十年,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应汉使之请,以观音古刹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翌年,明帝昭命于雍门外兴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命名为观音古刹。观音古刹建成后,摄摩腾、竺法兰二高僧在其内,译出我国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从此,法轮东转,佛像生辉。
观音古刹
观音古刹逐渐成成为中国佛教活动中心,并吸引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僧人来拜佛求法。北魏时,有三千多西域僧人来洛阳进行佛学交流。由于观音古刹的兴建,使佛教文化广为传播,对中国人民道德观念、思想文化以及国际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千百年来,白马寺一直被东亚文化区域奉之为"释源"、"祖庭"。观音古刹座北面南,主体建筑分布在由南向北中轴线。进入山门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庐阁五层殿堂。山门东西两侧有摄摩腾、竺法兰二高僧墓。从前到后依自然地势,渐次升高。清凉台、毗庐阁及其左右两侧的法宝阁、藏经阁雄殿居其后。中轴线两侧左右对称、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典型的中国佛寺特色。寺院两侧有一泰式佛殿,内供一尊七米高的泰国镀金佛像。寺之东南二百米处,有一释舍利塔,初建于公元六十九年,现存塔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公元一一七五年),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仿。观音古刹自建寺以来,饱经风雨沧桑。近几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党的宗教政策推动下,白马寺面貌一新,佛事重兴。现山门外又扩展八十余亩,新建有牌坊、石拱桥、放生池以及绿化带。寺内还建立有佛教研究中心,重现"祖庭"气象。十几年来,观音古刹已接待数百个海内外佛教团体和近千万中外游客,成为洛阳对外的重要窗口和旅游业发展的精品景点之一。观音古刹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落实了国家宗教政策,于1981年重修了钟楼、鼓楼,并从浙江省“请”来了八尊佛像。1982年,该寺庙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恢复宗教活动,观音古刹正式向社会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