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寺庙道场 >

临济寺

临济寺为佛教禅宗临济宗祖庭所在河北省正定县,临济寺坐落于河北石家庄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寺内有澄灵塔,俗称青塔、衣钵塔,是1956年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济寺
临济寺为佛教禅宗临济宗祖庭所在河北省正定县,临济寺坐落于河北石家庄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寺内有澄灵塔,俗称青塔、衣钵塔,是1956年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济寺 - 概述
临济寺,临济宗的发源地,又名临济塔院、慧照澄灵塔、义玄
 
临济寺
禅师塔、澄灵塔,坐落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内,始建于北朝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我国佛教临济宗开宗祖师义玄驻锡此寺。临济寺在佛教禅宗中具重要地位。临济塔院是保存临济宗创始人义玄法师舍利的灵塔。它是临济寺唯一幸存的寺庙建筑,是临济寺千年兴衰的见证。1983年,临济塔院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据《正定县志》记载:“临济寺,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建,在城东南二里许临济村。”由此看来,临济寺最早创建于东魏时期,旧址应该位于正定县城东南的临济村。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义玄禅师住持于临济寺,并在这里广弘禅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义玄尤擅以“棒喝”接引后学,其宗风威猛竣烈,机用全彰,当下令学人息却狂心,入佛知见,生死了毕。天下学子无不慕名而来,如百川同归大海,群星共朝北辰,正法因之盛极,临济由此开宗。自盛唐以降,临济宗龙象辈出,法脉不仅遍布神州,而且远播海外,赢得“临济儿孙遍天下”之美誉。
临济寺 - 寺内建筑
山门殿
山门殿为歇山灰筒瓦顶,面宽呈明五暗七形式,殿中央立“义玄禅师大型石刻画像碑”。此碑选用青田石料,由碑身和须弥座两部分组成,通高2.9米。碑身正面镌义玄禅师半身画像。像的左上方刻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临济义玄禅师像赞》 :“无相示相,后人标榜。黄檗山头,滹沱河上。棒喝机锋,陶铸龙象。法流天下,千花竞放。”石碑的背面,刻《临济义玄禅师传赂》 ,约800字。本宗法师撰。
澄灵塔
 
临济寺临济塔
临济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30.4米,建在八角形砖砌基台上。台上为石砌基座,再上是砖砌须弥临济塔院座。束腰正面镶嵌着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谕旨石刻。须弥座上是同勾栏、斗拱组成的一围平座,勾栏上雕{}字图案和花卉图案。平座上以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塔第一层较高,四正面为砖雕拱形假门,四侧面饰方形假窗,转角刻圆柱,柱头号有卷刹。正面有“唐临济慧照澄灵塔”石匾。第二层以上,层高逐减,密檐相接,各开间宽度也相应递减,形成协调的轮廓线。塔各层下均施砖仿木构斗拱,平座和第一层下为五作出双杪,其余为四铺作出单杪。塔身各檐角梁为木制,檐瓦、脊兽和套兽均为绿琉璃制作。各层檐角悬挂风铎,微风吹过,叮呤作响。塔顶覆绿琉璃瓦,塔刹由仰莲、宝瓶、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等组成。整个塔显得清秀玲珑,稳重挺拔。
澄灵塔设计精巧。造型美观,雕饰富丽,结构富于变化,堪为密檐塔中的佳作。但由于年深岁久,早已残破不堪。因此,于1985年予以大修,各层瓦顶、残破的斗拱、砖雕、铜镜等均一一修缮,焕然新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临济寺大雄宝殿于1987年落成,坐北朝南,位于澄灵塔后,高11米,宽20米,面阔五间,硬山调大脊灰筒瓦顶,额枋绘旋子彩画。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和迦叶、阿难二尊者像以及文殊、普贤、观音像,两侧是樟木雕刻的十八罗汉像。
其他
法乳堂,位于大雄宝殿东侧,殿内供奉菩提达摩大师、六祖慧能禅师、义玄禅师三位祖师像。传灯堂在大雄宝殿西侧,供奉日本临济宗荣西禅师、南浦绍明禅师、日本黄檗宗初祖隐元禅师三位祖师像。在大雄宝殿两侧建两厢配殿,东为客堂、斋堂,西为讲堂、禅堂,大殿后有藏经楼、方丈室等。
临济寺 - 历史追溯
 
临济寺
临济寺始建于北朝东魏兴和二年(540年)。《正定县志》载:“临济寺,东魏兴和二年建,在城东南二里许临济村。”概因濒临滹沱河渡口得名。今在其原址立有临济院旧址纪念碑。
唐代
中国河北省正定县南城门(长乐门)内的临济义玄雕像。唐大中八年(854年),佛教临济宗创始人义玄入驻此寺。唐咸通元年(860年)镇州(正定)战争不断,檀越墨君和将临济寺迁入城内(即临济寺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