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说遭厄 今乃得安耳 已得罗汉道 乃自知为限 不能入生死 以泥洹为碍 更合强猛伴 严兵时行夜 贼见不敢前 便退归本土 在于无为界 知泥洹为限 则发菩萨意 行大慈大悲 分别深空行 不着无所断 周旋度生死 无有三界难 修行奉法。入四等心无大慈悲。譬如小龙能雨一县而不周遍。虽为人民润不足言。罗汉行道四等如是。若如海龙普雨天下无所不润。菩萨大人大慈大悲。普及众生无所不济。佛天中天见心如是。便为现限莫踰泥洹。稍稍进之至于大道知本迷惑。喻有一人而有三子。父少小养至令长大。衣食医药未曾令乏。父转年长气力衰微。谓诸子言。汝辈不孝生长活汝使成为人。吾既年老不欲供养报乳育恩。反逼我身求财衣食。何缘尔乎。当告县官治杀汝等。子闻父教即怀恐怖归命于父。我辈兄弟愚痴所致不识义理。不顾父母恩养之德。爱重望深不自察非。今闻严教即当奉命。遵修孝道超凡他人。夙夜匪懈无辱我先。时彼诸子各行治生。入海采珍得诸七宝。供给父母至孝巍巍。唯念二亲不自顾身。获大光珠名曰照明即往奉父。父见明珠。头白更黑。齿落更生。为大长者远近归仰。是谓父慈子则为孝也。为弟子行无有大慈。父有三子者。谓心意识也。养长子者。谓淫怒愚痴着于三界也。衣食之者。谓五阴六衰十二因缘缚也。子长续求供养者。谓诸情欲不知厌足也。父恐欲诣县官告者。谓觉非常欲断六入。子受其教奉行孝道者。谓归命佛。三子更孝顺者。布施奉戒智慧之元也。入海得七宝者。至七觉意成罗汉道也。遂至孝者。知弟子限至泥洹界。更发大意为菩萨道。得照明珠父更少者。现在定意见十方佛无所挂碍也。于是颂曰 昔者有一人 而生有三子 养育令长大 故求父衣食 父告于三子 吾又年老极 汝当供养父 既大索吾力 告言汝向官 榜笞以五毒 子闻父之命 则奉行孝道 入海求七宝 供奉于尊父 又得照明珠 父则更年少 三子心意识 情欲不知足 父诃更孝顺 谓施戒道慧 遵于七觉意 成罗汉泥洹 受佛大深教 更发菩萨心 道德甚巍巍 睹见十方佛 不碍四大身 犹空无所拘 譬如昔者而有一鳖。从海出游至于岸边。有一大狐追之欲危其命。鳖觉狐来藏头四足覆于甲下。狐住待之。设出头足我当抟食。鳖急不动狐极舍去。鳖还诣于大神龙王。说其本末。求为龙王身乃无所畏。能制五阴不为魔娆得泥洹道。得为龙者。入菩萨道不畏四魔救济众生。于是颂曰 如鳖缩头足 不畏罗汉然 得飞为龙神 菩萨亦如是 譬如有人远行求财。涉于寒暑谓得大利。或处遇贼亡失其业。又有明人自于本土造方便计。利入无量供给四方。积功累德计无常苦行空非身。观外万物成败之事。或得禅定成罗汉道。更从发意求为菩萨。或有达者。知四大空无有内外。行大慈悲加哀十方。虽有所度为无所度。道无远近解慧为上。得平等觉无去来今若如虚空。于是颂曰 如人远贾作 弟子亦如是 积功观恶露 察万物非常 菩萨如明人 求利不远游 无生死泥洹 得成平等觉 其修行者恐畏生死恶三界难。畏苦厌身不了本无。趣欲越患不念众生。譬如军坏诸羸劣人。唯欲自救不济危厄。有此心者。佛则为说除三毒之恼泥洹为快。离冥就明。譬如导师将大贾人远涉道路。于大旷野断无水草。贾人呼嗟。谓涂悠悠安能所至永为穷矣。时彼导师聪明博学亦有道术。知于贾人心之所念厌患涉路。则于中道化作一国。城邑人民土地丰乐五谷平贱。贾人大喜转共议言。一何快乎。本谓弥久。何时脱难到于人间。适有此念便至此城。当复何惧。时众贾人便住彼土。快相娱乐饮食自恣。从意休息如欲厌之。城郭则没不见国土。贾人皆怪何故如此也。导师答曰。卿等患厌。谓道悬旷永无达矣。吾故化城国土人民使得休息。见汝厌之故则没之。佛言。如是弟子之行畏终始苦。谓生死恼。惧三界患早欲灭度。故为示之罗汉易得。诱进使前度于生死而尽三垢。得无为道自以为达成就具足。临灭度时佛则住前现于大道。是未为通发无上正真之道也。得无所从生法忍至一切智。乃为达耳。譬如有国遭于三厄何等为三。一曰盗贼。二曰谷贵。三曰疾病。众人流散走到他国。久后国安。或有往还者。或有恐怖三难之患永不可反。佛言。国者谓三界也。遭三厄者。谓三毒垢也。舍诣他国。谓罗汉也。国安还者。谓菩萨以得无所从生法忍一切深慧。还入三世度一切也。遭于三厄而不还者。罗汉以得无为。惧三难处。而不能还度脱众生也。于是颂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