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投崖岩 或有不失命 堕放逸地者 无有不受苦 若人行放逸 一切有所作 如是于昼夜 终无有乐报 世间出世间 一切诸乐法 放逸能破坏 是故应舍离 不放逸不死 放逸是死句 不放逸最胜 当为诸天主 放逸生死本 谨慎是胜道 是故舍放逸 常得受天乐 若人欲求乐 若怖畏诸苦 应舍放逸行 放逸如火毒 放逸睡覆人 放逸痴毒害 作诸不善业 放逸坠坑陷 不放逸最胜 放逸为不善 不放逸得乐 放逸常受苦 总说此偈句 为苦乐根本 既知此功德 善修自利益 尔时帝释。读诵此偈。增长恭敬。以清净心。复以头面。礼师子座。久于此处赞不放逸。毁呰放逸。还出此殿。向诸天众。时诸天众见天王帝释。皆生恭敬。至帝释所。时天帝释。以向偈颂。为诸天众具足演说。告诸天曰。如是偈句。为欲利益安乐一切诸天子故。书之殿壁。一切天众。闻是说已。皆礼世尊。作如是言。如来世尊世间之眼。为我等故说如是偈。时诸天众。久不放逸。复以种种伎乐之音。与诸天众。往诣微细行天。微细行天闻是事已。与诸天女种种伎乐。出妙音声。来诣此林。欲与此林诸天子等共相娱乐。微细行天。既至此林。此林诸天。还失正念。入于放逸。种种伎乐。歌舞戏笑。向微细行。诸天大众。既相见已。皆生欢喜。于园林中。宝树宝枝。弥覆园林。互相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闭于三恶道门。还生人中安乐国土。园林流池皆悉具足。常行善业。大富饶财。或为国王。或为大臣。为一切人之所爱敬。常乐布施。护持禁戒。乐作善业。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有地处。第二十二。名威德轮。众生何业。生于彼天。彼以闻慧见诸众生。修行善法常不放逸。以利益心利益众生。信于业果。近善知识。不杀生不偷盗。若尸赊婆树。若庵罗树。若枣若榛种种林树。于此树上有诸鸟巢。巢中有子。若鸟若蛇取诸鸟子。其人见之。以慈悲心。利益众生。救令得脱。云何不盗。于他林树乃至不取一枝一叶。亦不教他。若行道路。见地遗果。不取不盗。见人取者劝令舍离。云何行善而修布施。于降雨时以食施僧。若饥馑世。若疾病人。以食施之。自持禁戒令他住戒。见住戒者教他随喜。为他众生说业果报。念佛法僧而行布施。若施父母。若优婆塞。或无禁戒病患之人。以饮食汤药所须之具。施此诸人。亦教他人。说业果报。不近恶友。不与同住。不共言说。常能善摄身口意业。自利利他。是人命终。生于善道三十三天威德轮地。生此天已。以善业故。其身光明。如月盛满。其地庄严。甚可爱乐。七宝园林。充满其地。种种流泉。诸莲华池。种种莲华。毗琉璃茎。黄金为叶。遍覆池水。种种金石以为崖岸。旋转洄澓。犹如舞戏。种种众鸟出妙音声令心悦豫。真金山峰。毗琉璃峰。庄严其地。鹅鸭鸳鸯出众妙音。天子天女欢喜游戏。绕莲华池。其河流注出妙音声。复有众宝莲华之林。种种光明。种种众蜂。以为庄严。天子天女观莲华池。以种种宝庄严其身。光明轮天。久时受乐。复往诣于弥难多林。游戏受乐。种种乐音互相娱乐。至彼林中。有莲华林。名箜篌游戏。其莲华林。纵广正等五百由旬。上味色香美味之饮充满其中。诸天饮之歌舞戏笑。共相娱乐。时有天鸟。名曰正行。见诸天子行于放逸。而说颂曰 无耻无惭愧 懈怠恶知识 是地狱种子 智者所舍离 无耻无惭愧 常作不善行 如人坠高岩 后时乃自觉 贪痴无诚信 其心无怖畏 为嫉妒所迷 不得生天中 饮酒虚妄语 心坚着贪欲 不信业果报 是地狱因缘 守护心过恶 嗔恚之恶业 众生恶业故 堕于三恶道 心勇造恶业 常为欲所使 常行于妄语 其人无乐报 若人毁犯戒 如伪宝云母 其人恶业故 堕于三恶道 若人住恶心 其闇无有边 若人归三宝 如夜大光明 愚夫行放逸 如醉痴自欺 二放逸所惑 轮转于地狱 一切诸世间 有出必归灭 如生则有死 毕竟不相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