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又复如来(至)顶戴如来 赞曰。三行者即为顶戴于佛。闻经随喜已深信解。况读诵受持。敬重佛故名为顶戴 经。阿逸多(至)供养众僧 赞曰。四行者即为已起佛塔僧坊供养。有三。初标。次释。后结。此初也 经。所以者何(至)供养众僧 赞曰。下释。有二。一略。二广。此略也。全身在此即为起塔。众学所归即为僧坊。受持读诵真行供养。故说即为此二供养 经。则为以佛(至)作是供养已 赞曰。下广释。有二。初释则为起塔供养。后释则为造僧坊供养。此初也。有三。一量。二具。三时。是人定超于欲界故。且举极小至于梵天。微能行者善根小故。举小为喻。内法供养胜外财故 经。阿逸多(至)及比丘僧 赞曰。此释。则为造僧坊供养。有二。初少指后多指。少指有四。一数。二量。三僧住。四资具。三十二者安四方僧生八道故。八多罗者修八解脱故。一多罗树高七仞。相传解一仞七尺。八多罗树计可知矣。余各有表随义应悉。如是僧坊堂阁下是多指。即是造如前僧坊显数多也 经。是故我说(至)供养众僧 赞曰。第三结也 经。况复有人(至)一切种智 赞曰。五行者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种智。有三。初法。次喻。后合。疾成种智 经。若人读诵(至)善答问难 赞曰。六行者兼行六度利他为趣道场。道场谓正等觉性。前是菩提此是涅槃。有二。初明六度利他。后结已趣道场。此初也。造塔僧坊供养者财施。赞三乘者无畏施。说此法华者法施。余戒.忍.安.勤.慧如次利他。忍中同止耐怨害忍。忍辱无嗔安受苦忍。志念坚固谛察法忍。得深定勤。摄善皆为利他故 经。阿逸多(至)坐道树下 赞曰。结已趣道场。趣真及化二道场故。觉树自荣如生树故 经。阿逸多(至)如佛之塔 赞曰。七行者在处应起塔供养 经。尔时世尊(至)如上之所说 赞曰。十九颂半分五。初一颂标指前三。次七颂半颂前第四即已起塔僧坊供养。次三颂颂第五行者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种智。次三颂颂第六行者兼行六度利他为趣道场。后五颂第七行者在处应起塔供养。此初也 经。是则为具足(至)具足诸供养 赞曰。下七颂半颂第四中分二。初四颂半即为起塔供养。后三颂即为起僧坊供养。此初。有三。二颂造塔。一半供养。一颂结 经。若能持此经(至)种种皆严好 赞曰。即为起僧坊供养 经。若有信解心(至)其福亦如是 赞曰。颂前第五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种智。但论一施不说五度 经。况复持此经(至)功德不可量 赞曰。颂第六兼行六度利他。为趣道场。恭敬于塔庙谦下诸比丘等皆精进度 经。若见此法师(至)经行及坐卧 赞曰。颂第七在处应起塔供养。分四一半敬如佛。一颂知道成。一半应起塔。一颂佛游处 保安三年六月二十一日书了 法隆寺僧觉印之 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兴福寺圆如房之本移点已了觉印为令法久住往生极乐为之 朱本者皆点本也 左借名□有□他本也点本高名书也(云云) 天承元年(辛亥)五月二十一日奉传受药师寺善明房得业已了摄释并抄出传受已了僧觉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