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后三结严所因。疏文有三。初总明。二然此三偈下别释。三显华严下结叹。二中示难思相。总有六重。六重之中皆通一偈而各取一句中言。又此四句各是一义。如第一偈初句所现之境。二能现之处。三所现相。四能现之因下二例。然其第一重料拣初句所现不同。三偈各一世间。而初偈是初句。次偈是第二句。后偈是第二三两句。言影略其文者。谓随一能现。能现三世间。今各举其一故云影略。非但此义六重皆影略 疏。又初明一果。能现下第二重约现处明矣。初偈是第二句。后二偈皆第一句 疏。又初明佛力下。第三重约能现因差各显一因。皆第四句 疏。又初果后因愿通因果者。是第四重亦约现因明异。重释第四句而约因果不同 疏。又初自下第五亦约能现因。句亦第四约二利不同 疏。初明即性无性下。第六重约所现性相明差。三偈皆第三句。以各见不同同体无来等故。此之一义更须解释。谓若顺上释既从佛力等因故。所现之体即无生等。二者此句亦是能现。由体无生故。现而叵取。称性而来故无来去。随机隐显各见不同 疏。应成四句者。文出二句。三一因一果释文已用。四多因多果随修一行无德不招。广如问明及升兜率品四句相融故。一一难思 疏。一者令多等者。第四偈一切刹海咸周遍。是令周给他也。第二偈中靡暂停。第三偈中恒闻见是令常也。第三偈中其音美妙是令妙也。第十偈中无等无生无有相是称性也。第八偈能于一切微尘中。普现其身净众刹。及第九偈一刹那中悉能。现皆自在也 疏。后半悲应即他受用及变化净。一偈之中四土具矣 疏。摽二章者谓种及刹下疏文有三。一总释征名。二欲明世界下双显名相。三而言世界下对难释通。于中二。初通世界无边难。后若尔下释种无体难。虽依种类下释通。于中先正释。二结成。今初。前为成海故取种类略无别体。今别喻蜂窠以彰有体。蜂孔如刹一窠如种。则显鱼龙乃成分喻 疏。即依后义下二结成也。先会同晋经成种性义。种有二义。一类二性。以禾喻种以粒喻刹。禾能生谷故有性义。二恐滥下显今经意亦是通难。难云。若有种生之义何不依昔为世界性故。为此通则种兼二义。今经存之。疏今初也。然此十门刹种之异下 疏。文分四。一显种所依。二对前会释。三随文别解。四别示义门 疏。所列十事下二对前会释。于中亦四。一总显不同。二若别别相望下。互出同异。三皆显十下彰互所以。四何以起具。前有此无下。牒问释成圣即问也。问意云。一种起具等五此无前有。方所等五此有前无。从前段总明下答也。答中对上牒起具问。而下结云余可思准者。即是结例余四但用何等世界住言总通五难。劫住即是果起具是因。此通易了余四犹难。谓清净佛出劫住转变正是果相正辩果住何得全无。今云无者。清净方便亦是约因。又不通染今则通染。又不语因佛住约人今此辩刹故亦无之。劫住转变此二竖明。今语现住。亦非此要故略不说 疏。然与前同下第三随文别释。但解五句。言若圆满方所等者。释此五句皆是十八圆满中意。次下当明。此中每句各二义。方所二者。圆满方所即自受用。方所如上引唯识明自受用土相。随宜方所者。即他受用及变化净。然依佛地十八圆满。唯约他受用说。今约圆通故进入自受用下该变化 疏。依门趣入等者。彼有事门即如向说。二约法为门。今但出此。又互相现入者。是约此宗以辩门义。并如下说分齐分二。随宜即他受用等。约佛即自受用土。行列与下第十加持。各约事法分为二问。圆满方所云无处不有。圆满分齐十方无际二相何别。答若识随宜方所分齐。即知圆满二相不同。谓随宜方所者。此之净土十方之内为在何方。如极乐在西妙喜在东等。言分齐者。此之净土广狭云何。或等一娑婆。或等百千是分齐也。是则圆满方所明无处不有者。即遍在一切处也。分齐云十方无际者。量周法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