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说无垢称经赞 第九卷

说无垢称经赞 第九卷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经又妙吉(至)非真非有 赞曰。自下第二大段。调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无。二乘唯自利。法执系缚。今说大悲妙慧方便解故。名调伏二乘心明大悲
说无垢称经赞 第九卷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经又妙吉(至)非真非有
  赞曰。自下第二大段。调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无。二乘唯自利。法执系缚。今说大悲妙慧方便解故。名调伏二乘心明大悲以破无。以着空者无大悲故。文段有三。初明大悲观自他疾。次所以者何下。释其所由。后菩萨如是下。结成离系。初中文二。初观疾相。后起大悲。此初也。自他疾。非真实。非定有。因缘假合。所共成故
  经。如是观时(至)发起大悲
  赞曰。此起大悲也。不应如凡夫有爱者以起悲。不如二乘起二见以起悲。或准下文。不应起爱味着诸定起见执爱无方便慧而起于悲。或不应见执彼实爱染名利等而起于悲。唯并为断一切有情客尘烦恼。起大悲也。前所不应。后所应也
  经。所以者何(至)而有疲厌
  赞曰。下释所。由此释所不应。若同凡夫二乘。起于爱见。执着味染。处在生死。即有疲厌。烦恼未亡。物我未遣。故有疲劳。而生厌倦
  经。若为断除(至)无有疲厌
  赞曰。此释所应。烦恼若亡。物我复遣。摄他同己。故于生死而无疲厌。故般若云。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此是常心摄他同己。无爱见缠心。故能常度而无倦也
  经。菩萨如是(至)缠绕其心
  赞曰。自下第三结成离系。有三。初结成离系。次引教证成。后广明缚解。初有四缚。初三自利。后一利他。此初缚也。乘前起下。故言如是。无疲厌故。便无爱见缠绕其心。此更互也。前言无爱见即无疲厌。此言无疲厌便无爱见。二互为因故
  经。以无爱见(至)即得解脱
  赞曰。此有二缚。以爱见灭。不为系缚。系缚无故。即得涅槃大解脱也
  经。以于生死(至)证得解脱
  赞曰。此缚利他。自既解脱。便有智力。为说妙法。令他离系。又证解脱
  经。世尊依此(至)斯有是处
  赞曰。此引教证成。初引。后结。若自有缚。不解他缚。凡夫二乘也。自能解故。能解他缚。如来等也。此说究竟利益一切故
  经。是故菩萨(至)离诸系缚
  赞曰。此结也
  经。又妙吉祥(至)菩萨解脱
  赞曰。下广明缚解有二。初问。后答。此双问也
  经。若诸菩萨(至)菩萨解脱
  赞曰。下答有二对。初明着禅名缚。不着禅则解。后明无巧有智名缚。有巧有智名解。此初对也。着四静虑八解脱八等持九等至名缚。味定不增修余慧品。摄有生故。若智善巧。不舍静虑诸等。持等而随所应摄益三有等生。而生三有。无所贪味。名为解脱
  经。若无方便(至)是名解脱
  赞曰。下明无巧有智名缚。有巧有智名解。有三。初标。次释。后解妙慧善巧差别。此初标也。此意说言。无善巧方便。但善摄妙慧名缚。二乘等是无智用故。有善巧方便并善摄妙慧名解。有善方便。慧之用故
  经。云何菩萨(至)名为系缚
  赞曰。下释有二对。初对住二乘无学菩萨。后对住二乘有学菩萨。初皆明缚。后皆明解。一一初皆问。次能答。后皆结。此问缚也。旧文二对。名字不同。义亦全别。应细勘之
  经。谓诸菩萨(至)成熟有情
  赞曰。答也。若诸菩萨。同二乘等。以三等持。而自调伏。有善妙慧也。由修空故。不以相好内饰其身。由修无相。不严佛土。由修无愿。不利有情。名无方便。或随所应。不要次配。旧云。以爱见心庄严佛土等。应云无正慧心严佛等。故名为缚
  经。此诸菩萨(至)则为系缚
  赞曰。结也
  经。云何菩萨(至)名为解脱
  赞曰。问解也
  经。谓诸菩萨(至)修习作证
  赞曰。下释有二。初释有妙慧。后释有方便。此释有妙慧也。有相者。无愿所观依他起性。无相者。无相所观圆成实性。空于此二。观我我所。都不可得。断染依他。修净依他。名修习于圆成作证也
  经。复以相好(至)名为解脱
  赞曰。此释有方便并结也。旧文翻前无观察义。准前应知
  经。云何菩萨(至)名为系缚
  赞曰。下第二对问缚也
  经。谓诸菩萨(至)深生执着
  赞曰。释也。见谓五见。烦恼谓贪嗔痴八缠三缚等。并如前说。此上现行。随眠谓种子。由安住此。修善本时。不回向菩提。而生执着。有诸烦恼。无方便也。又有释言。此谓双无。慧及方便二俱无故。旧无回向。前释为正
  经。此诸菩萨(至)名为系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