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曰。此说他解脱难尽 经。尔时尊者(至)叹未曾有 赞曰。说不思议中。自下第二迦叶叹恨。有二。初明叹恨。后明利益。初中复二。初叹。后恨。此赞叹也 经。便语尊者(至)亦不能了 赞曰。下自恨有六。一恨己不知。二明智能悟。三嗟无发趣。四怨己悲号。五庆他道胜。六显能破恶。此恨己不知。文中有二。初喻。后合 经。谁有智者(至)正等觉心 赞曰。二明智能悟。所以发心 经。我等今者(至)复何所作 赞曰。三嗟无发趣。虽有大乘之因。乃为声闻极果所损。已断烦恼。如燋败种。无复能为。未发心前。自深谦败。非法华会不记作佛 经。我等一切(至)大十世界 赞曰。四怨已悲号 经。一切菩萨(至)信解势力 赞曰。五庆他道胜。能生能长坚固信解之势力故 经。若有菩萨(至)无所能为 赞曰。六显能破恶。魔不能为 经。当于尊者(至)正等觉心 赞曰。第二结成利益 经。时无垢称(至)解脱菩萨 赞曰。说不思议中。自下第三重成解脱。有二。初明魔王多是解脱。后明大乞者亦多解脱。初中有二。初明魔王多是解脱。后释所由。此初也 经。方便善巧(至)诸有情故 赞曰。此释所由。以方便度。多作魔王。利众生故 经。大迦叶波(至)解脱菩萨 赞曰。下明大乞者亦多解脱。有二。初显。后结。中有三。初明所作。次释所由。后喻明显。此初复二。初明所乞。后明乞者。所乞有二。一内财。二外财。外财有七。一亲属。二世土地。三贵位。四饮食。五严身。六四事。七资产 经。以巧方便(至)意乐坚固 赞曰。下释所由。初标。后显。此标也。欲令菩萨意乐坚固。故为大乞。而试验之 经。所以者何(至)为此乞求 赞曰。此显前义。其大乞者。是勇猛菩萨。为利前众生。行斯难事。非余下劣能为大乞。志下劣故 经。大迦叶彼(至)为此乞求 赞曰。下喻明显。有二譬喻。初明力大能逼。后明力敌能逼。此初文也。诸七地前。为大乞者。犹如萤火。位居小故。不能逼迫大施菩萨。犹如日轮。威势大故。八地以上。解脱菩萨。方能大乞而行逼迫威力大故。亦方大施。非前位能 经。大迦叶波(至)共相逼迫 赞曰。此明力敌能逼。文意可知 经。是名安住(至)解脱境界 赞曰。第二结也 经。说此法时(至)解脱境界 赞曰。品第四段。结成利益。解脱境界谓八地以上。今此能入。并证不退 观有情品 方便。声闻。菩萨。问疾。不思议五品。明能利行。今此一品。明其所利。恐言所利有实众生。今破彼执。显皆非实。唯有假情。以为所利。故此一品。名所化处。观谓观察。有情即是所化生境。智慧简择。所化众生。虽有可化。仍非实有。名观有情。此品广明。名观有情品。虽此品中更明胜行。所化为主。名观有情。或由观彼。而起胜行。合名观有情品 经。时妙吉祥(至)观诸有情 赞曰。就此品中。大文有二。初吉祥问答。明菩萨行。后天女对扬。破声闻执。吉祥问答明菩萨行中。初观所化。后明利行。初中复二。初问。后答。此问也 经。无垢称言(至)一切有情 赞曰。下答有二。空理义云。初观俗谛假有有情。犹如幻事。似而非真。后观真谛本空有情。此初文也。应理义云。初观依他假有有情。后观所执本空有情。此初文也。依他起性。犹如幻事。似非真故 经。文妙吉祥(至)观第六蕴 赞曰。空理义云。下观真谛本空有情。应理义云。下观所执本空有情。文分有二。初广说喻。以显非有。后结前义。释空所由。初中四十三句。旧有二十九句。此有初十。如有智人。通下诸句喻。诸菩萨下。遂难释。余易可知。观水聚沫所有前际。前际本无。先来空故 经。观第七根(至)贪嗔痴毒 赞曰。此中有十。梵云萨埵。此云有情。即六根是。旧文由此说如第七情。今言根也。无色界中。有定境色。无业果色。此中说无业果色也。萨迦耶见。通俱生分别。预流已上。无分别者。非无俱生。楞伽经云。佛告大慧。身见有二种。谓俱生妄相。妄相者即分别萨迦耶见故。观一来果第三有者。一来果人。复有二生。往天未人。唯二生故。此依小生。非大生义。不还果者。不生欲界。故无胎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