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 第五卷(5)

依官强乞戒第十七 初制意者。菩萨理应谦卑益物殒命无违。而反曲恃官威非分侵害。乖理之甚。故以制之。别辨三意。一为护盗戒故。二恐乖自利违嫌卑

  依官强乞戒第十七
  初制意者。菩萨理应谦卑益物殒命无违。而反曲恃官威非分侵害。乖理之甚。故以制之。别辨三意。一为护盗戒故。二恐乖自利违嫌卑行故。三恐乖利他失所化故。此三如次为三聚戒
  二次第者。前则顺理求法倒说成谤。今则非分恃威苟求名利。故次明也
  三释名假威求利。戒防此失。故以为名
  四具缘者。亦六缘成犯。一为自名利。二故近官等。三倚恃威势。四通恼他人。五求彼处求。六得彼处得
  五阙缘者。阙初缘有三义。一得重方便。以设不自为亦不得为众生非理求物故。二得轻方便。以设为饥饿众生亦不得逼他令其嗔心赈给。三有福无罪。以法假彼威治诸恶人为护正法。次阙第二缘有一罪。谓重方便。以虽亲近非故。然用彼威以成其失。次阙第三缘亦重方便。以虽不恃威。然恼他得利。次阙第四亦重方便。以虽不恼他。然以威得物。次阙第五缘得轻方便。以虽无求心。然以威得物。次阙第六缘得重方便。以虽不得物。然有求心等故
  第六轻重者。约得物边犯初篇重戒。就恃威恼他边犯此轻垢。于此罪中轻重有十。一约所窥名利有深有浅。二约所附之官有尊有卑。三约所用威势有厚有薄。四约所恼之苦有轻有重。五约能恼之情有克有慢。六所得名利有多有少。七合说上六有俱轻俱重。八或重多轻少。九或轻多重少。十或轻重齐等并有轻重。准释可知
  第七通塞者。若以善心恃威夺贼物。以还本主三宝众生。又若为救菩提心人命梵行等难。又若因此令人发菩提心住菩萨戒。又若一作令无量众生舍恶住善。准应无犯。反上犯之
  第八释文者。此中有四。一自行非。二教他作。三无对治。四结罪名。初中有五。一明所为。谓自为者简他也。以为众生非正犯。饮食资身等。钱为受用等。财为贮畜等。此为利养总结多类。美名善誉。谓利养内资美名外振。凡愚所贪殒命难舍。害善本犹色绳等。二明所亲近。谓有四位。一国王。二王子。三大臣。谓知军国等。四有官。谓余官位。皆有威势故也。若亲附彼威失自正行。是故大小乘经并皆殷勤不许行人而亲近之。三明所恃威。谓恃托彼威高举其心陵蔑他等。故云恃作形势也。四正成逼恼亦有四种。一逼恼乞索。二打拍令苦。三非分牵挽。四横取钱物。皆是侵恼众生令其厌背。自负深愆失他善品。五广求所求。此有三种。一是利皆求名一切求。二恼他取物名为恶求。三求无厌足名曰多求。二教他求者非直自行乖失。亦乃教他同犯。二利俱乖。为失至甚也。三无对治者。谓慈心益物孝心益生。俱翻前失。然无此治故云都无慈心等也。四犯轻罪者。结示罪名也
  无知为师戒第十八
  初制意者。菩萨理应内自成德以示众生。乖失兹躅故须制也。别说亦有三种。一覆自无知作为师范。欺诳失故。二不闲文义。失善品故。三诈为他师无实引导。不利益故。此三如次亦为三聚。故须制也
  二次第者。前则强威逼夺。今则诈为授法。故次明也
  三释名者。隐自无知诈为师范。戒防此失。故以为名
  四具缘者。具四缘成犯。一性非闇钝。二惰不习学。三隐愚诈智。四为师授戒。故以为犯
  五阙缘者。于此四缘次第各阙。并得轻方便罪。准释可知
  六轻重者。谓实无知诈言能解。此犯初篇妄语罪也。今取乖失引导令法犯不传。故结此罪。于中有六。一根有利钝。二学有勤情。三覆有深浅。四师有大小。五四俱有轻重。六相合互多小并有轻重。准释可知
  七通塞者。若性闇钝勤学未成。若不隐无知。若便无人为师。如此所作一切准应无犯。反上皆犯
  第八释文者亦四。一举正应修。二无知诈解。三无解为师。四结示罪名。初中二。先应诵文。后令解义前中且举大纲。令六时诵持。理实一切时皆须诵。然于六时不得有阙。次解义者。谓善解持犯等义及真理等义。故云义理。复解成佛之因。故云佛性。略有三种。一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具释如佛性论等。皆应具解。二而菩萨下明无知诈解。辨无知言不解一句等者。依梵本。八字成四句。四句为一颂。制戒所由为因缘。又持犯所由亦名因缘。又受戒有因有缘。随戒亦有因有缘。皆须善解。方堪为师。次诈言解者。隐自无知诈言能解。虚诳他人盗善声誉。下显其失。谓失自实利则为自欺。他无禀益复是欺他。两利俱失。情恒安忍为患至重。三一一下明无解为师。谓于一切行法一一不解。则实无所解辄为师范。非直师资两位欺诳自他。亦令如来法花遏绝流通。此灭法之愆。为失尤重故。下第四结示罪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