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俱舍论颂疏 第一卷(8)

从此大文。第二正立处界者。颂曰 此中根与境许即十处界 释曰此色蕴中。五根五境。于处门中。立为十处。于界门中。立为十界。上来二段不同。总是明

  从此大文。第二正立处界者。颂曰
  此中根与境许即十处界
  释曰此色蕴中。五根五境。于处门中。立为十处。于界门中。立为十界。上来二段不同。总是明色蕴竟
  其次第二。明受等三蕴者。颂曰
  受领纳随触想取像为体
  四余名行蕴如是受等三
  及无表无为名法处法界
  释曰受领纳随触者。释受蕴也。受能领纳随顺触因。故名为受。此随触言。为显因义。因即是触。能生受故。触顺于受。故名为随。受能领纳随顺触因。名领纳随触问何故受能领触。答受从触生。行相似触。领似触边。说受能领。如世间说子能领父。子之媚好。皆似于父。故名为领余心所法。唯领前境。不能领触。名境界受。唯受一个。偏能领触。名自性受又解。此随触声为显前境。随顺触境故。名随触受能领纳余心所法。虽俱领境。唯受偏强。以自性是受故。独得受名。如有十人同一处坐。一人是贼。傍忽有一人。叫唤呼贼。十人虽复俱闻贼声。实是贼者。领则偏强。心心所法。虽同领境。实是受者。领亦偏强。故独名受。此有三种。谓苦乐舍想取像为体者。明想蕴。想能执取苦乐怨亲男女等像。故名想蕴四余名行蕴者。明行蕴也.四者谓色受想识。除四蕴外。诸余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相应。此五十八法。是四蕴余。总名行蕴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谓由行蕴摄法多故。偏得行名。如是受等三及无表无为名法处法界者。立处界门。受等三者等取想行。名三也。并无表成四。及三种无为成七。此等七法。十二处中。名为法处。十八界中名为法界
  从此已下。第三明识蕴。于中有二。一明识蕴。二释妨。且初第一明识蕴者。颂曰
  识谓各了别此即名意处
  及七界应知六识转为意
  释曰识谓各了别者。明识蕴也。了别名识。此有六种。了别不同。故名为各。谓初眼识了色。乃至意识了法此即名意处及七界者。立处界门。此识蕴于十二处中。即名意处。于十八界门。名七心界。于六识外。更加意界。名七心界应知六识转为意者。明有意界。应知六识转谢过去。能与后识。为所依边。名为意界。故知六识。居现在世名识。在过去名意
  次下释妨。于中有二。一别立意界妨。二十八界不成妨。且初第一。别立意界妨者。论云。若尔六识。即是意界。异此说何。复为意界。颂曰
  由即六识身无间灭为意
  释曰身者体也。此六识身。初谢过去。名无间灭。谓于中间。无间隔故。即此六识。无间灭已。为后识依。即名意界意者。所依义故。过去识得名为意。由与现识为所依故从此第二。十八界不成妨者。难前问起。论云。若尔实界。应唯十二。或应十七。六识与意更相摄故。何缘得立十八界耶。颂曰
  成第六依故十八界应知
  释曰成第六依故者。立意界所由也。眼等五识。各有别依。谓眼等五根第六意识。无别所依。为成此依故立意界。十八界应知者。结成十八界也。既立意界。由此六识各有所依。成十八界。所依能依境界各六故。成十八界。所依六者。谓眼等六根。能依六者。谓眼等六识。境界六者。谓色等六境
  从此第二。明总摄者。颂曰
  总摄一切法由一蕴处界
  摄自性非余以离他性故
  释曰。总摄一切法由一蕴处界者。正明相摄。摄一切法。由一色蕴。由一意处。由一法界。所以者何。且一切法不过五位。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五无为法。一切色法。一色蕴摄尽。一切心法。一意处摄尽。一切心所及不相应。并无为法。一法界摄尽故举此三。摄法总尽摄自性非余以离他性故者。明摄分齐。前言摄者。唯摄自性。不摄他性。故云非余。法与他性。恒相离故。故不相摄。自性摄者。色唯摄色。心唯摄心。且如眼处眼界及苦集谛。是色蕴摄同色性故。不摄意处意界。及灭谛等。非色性故
  从此大文第三。明数开合。于中有二。一明数合。二明数开。且初第一。明数合者。论云。眼耳鼻三处。各有二。何缘界体。非二十一。颂曰
  类境识同故虽二界体一
  释曰。类同者同眼自性故境同者。同以色为境故。识同者。同与眼识为所依故。由此眼界。虽二立一。耳鼻亦应如是分别
  其次第二。明数开者。论云。若尔何缘。生依二处。颂曰
  然为令端严眼等各生二
  释曰然为令端严者。论有二解第一师解。为所依身相端严故。界体虽一。而两处生。若眼耳根。处唯生一。鼻无二穴。身不端严。此释不然。论主破云。若本来尔。谁言丑陋。又猫鵄等。有何端严第二正解。为所发识明了端严。现见世间。闭一目等。了别色等。便不分明。是故三根。各生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