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经律异相 第四十七卷(4)

水牛王忍猕猴辱二 过去世有异旷野。水牛王顿止其中。游行食草而饮泉水。时水牛王与众眷属。有所至凑独在其前。颜貌姝好威神巍巍名德超异忍辱和雅

  水牛王忍猕猴辱二
  过去世有异旷野。水牛王顿止其中。游行食草而饮泉水。时水牛王与众眷属。有所至凑独在其前。颜貌姝好威神巍巍名德超异忍辱和雅行止安详。有一猕猴住在道边。见水牛王与眷属俱。心怀忿怒兴于嫉妒。便即扬尘瓦石。而坌掷之轻慢毁辱。水牛默然受之不报。行过未久。更有一部水牛王寻从后来。猕猴见之亦复骂詈扬尘打掷。后一部众。见前牛王默然不校效之。忍辱不以为恨。是等眷属过去。未久有一水牛犊。寻从后来。随逐群牛。于是猕猴逐之骂詈毁辱轻易。水犊怀恨不喜。见前等类忍辱不恨。亦复学效。去道不远大丛树间。时有树神游居其中。问水牛王。卿等何故睹此猕猴猥见骂詈。而反忍辱默声不应。水牛报曰
  彼轻辱毁我  又当加施人
  彼人当加报  尔乃得抂患
  诸水牛过去。未久有诸梵志。大众群辈仙人之等从道而来。时彼猕猴亦复毁辱。诸梵志等。即时捕捉脚蹋杀之。于是树神即复颂曰
  罪恶不腐朽  殃熟乃遭患
  罪恶今已满  诸殃不烂坏
  佛言。水牛王即我是。为菩萨时堕罪为水牛中王。常行忍辱修四等心。慈悲喜护自致得佛(出生经第四分)
  二牛捔力牵载三
  过去有人有一黑牛。复一牛主为财物故唱言。谁牛力胜我牛者。若胜我输物。若不如者输我物。时黑牛主答言可尔。时载重物系牛车左。共相轻笑谓。黑曲角。以杖击之牵是车去。牛闻之即失色力不能挽重上阪。时黑牛主大输财物。是得物人后复更唱令。黑牛闻声即语其主。可答言尔。主言不能。所以然者。汝弊黑牛大输我物。今复作者输我物尽牛语主言。先在众前形相轻我。闻恶名故即失色力。是故不能挽重上阪。今授主语莫出恶言。在他前时便语我言。汝是好黑大牛生来良吉角广且直。主受牛语。即便洗刷涂角着好华鬘。系车右边柔濡爱语。大吉黑牛广角大力。牵是车去。是牛闻是柔濡爱语故即得色力。牵重上阪。时黑牛主先所失物更再三倍得之。是牛主得大利己心甚欢喜。即说偈曰
  载重入深辙  随我语能去
  是故应濡语  不应生恶言
  濡语有色力  是牛能牵重
  我获大财物  身心得喜乐
  佛语诸比丘。畜生闻形相语。尚失色力。何况于人(出十诵律二诵第三卷出四分律初分第七卷略同)
  迦罗越牛自说前身负一千钱三反作牛不了四
  昔大迦罗越出钱为业。有二人举钱一万。至时还之。后日二人复相谓言。我曹更各举十万。后不还之。有牛系在篱里。语二人言。我先世时坐负主人一千钱不还债。三反作牛犹故不了。况君欲取十万罪无毕时。二人惊怪会天已晓。主人出。二人说牛之语。主人即便放着群中不复取用。咒愿。此牛自今已后莫复受此畜生身。若有余钱一以布施。牛后命过得生人中(出譬喻经)
  驴第五
  有驴挽车日行五百里一
  昔人有驴以用挽车。日行数百里。语其弟言。莫放驴使与驴相见。弟怪之自思念云。夫智者相得其则欢喜。谀谄相得其亦欢喜。物类相得无不欢喜。弟故放驴令得相见。亦不鸣咽相嚊不食。兄后驾之便卧不行。兄便大嗔截其毛耳。驴得苦痛复行如前。驴语大家。君弟放我见恶知识。我问何肥。答曰。给陶家公边负土。得恶道便卧不行。公便步担土去。放我道边食。得食好草归得刍谷。是以得肥。问何瘦。答曰。挽车日行五百里。饮食轗轲是以瘦耳。我瘦取谓放得肥。反见髡剃不敢复卧。乞得生活。主愍之放令解脱(出十卷譬喻经第八卷)
  驴效群牛为牛所杀二
  群牛志性调良。所至到处。择软美草食。选清凉水饮。时有一驴。便作是念。我亦效其饮食。即入群牛。前脚把地触娆彼牛。效其鸣吼而不能改。其声自称我亦是牛。牛角抵杀舍之而去(出增一阿含第二十卷)
  狗第六 狗乞食不得诣官讼主人一 狗子被杀时见沙门命终生豪贵家二 白狗生前世儿家被好供给捊出先身所藏之物三 弊狗因一比丘得生善心四
  狗乞食不得诣官讼主人一
  佛在舍卫国。过去世有狗。舍自家至他家乞食。入他家时身在门内尾在门外。时主人居士打不与食。狗诣众官言。是居士。我至其家乞食。不与我食反打我。我不破狗法。众官问言狗有何法。答言。我在自家随意坐卧。至他家时身入门内尾着门外。众官言。唤居士来。问言。汝实打狗不与食耶。答言实尔。众官问狗言。此人应云何治。狗言。与此舍卫城大居士职。何以故答。我昔在此舍卫城中作大居士。以身口作恶故受是狗身。是人恶甚于我若令是人得力势者。当大作恶令入地狱。极受苦恼(出十诵律第三诵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