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诸经要集 第一卷(4)

观彼世界相 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 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 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 如镜日月轮 述曰。如凡夫二乘。于秽土中见阿弥陀佛。诸菩萨等于净

  观彼世界相  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  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  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  如镜日月轮
  述曰。如凡夫二乘。于秽土中见阿弥陀佛。诸菩萨等于净土中见阿弥陀佛。据此二说。报土则一向纯净。应土则有染有净。故净土论云。土有五种。一纯净土。唯在佛果二净秽土。谓净多秽少。即八地已上。三净秽亭等土。谓从初地乃至七地。四秽净土。谓秽多净少。即地前性地。五杂秽土。谓未入性地。第五人见后一。不见前四。第四人见后二。不见前三。第三人见后三。不见前二。第二人见后四。不见前一。第一佛上下五土。悉知悉见也
  又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具六神通光明赫奕。阿弥陀佛与声闻俱。如来应供正遍知。其国号曰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于中充满刹利之种。阿弥陀佛。父名月上转轮圣王。其母名曰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无垢称。智慧弟子名曰贤光。神足精勤弟子名曰大化。尔时魔王名曰无胜。有提婆达多名曰寂静。又无量寿经云佛告弥勒。假使三千大千世界猛火。为念阿弥陀佛名故。要当于中直过未足为难
  又阿弥陀佛经云。佛告诸比丘僧。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数劫皆当作佛。如阿弥陀佛。佛言。是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住菩萨道以来无央数劫皆各供养四百亿佛已。今复来供养我。阿阇世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等。皆前世迦叶佛时。为我作弟子。今皆复会是共相值也
  念弥勒佛缘第五
  如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云。阿难白佛言。弥勒得法忍。久远乃尔。何以不速逮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耶。佛语阿难菩萨以四事法不取正觉。何等为四。一净国土。二护国土。三净一切。四护一切。是为四事。弥勒本求佛时。以是四事故不取佛。佛语阿难。我本求佛时亦有此四。然弥勒发意。先我之前三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于无上正真之道。致最正觉。佛告阿难。我以十事致最正觉。何等为十。一所有一切无可爱惜。二妻妾。三儿子。四头目。五手足。六国土。七珍宝财物。八髓脑九血肉。十不惜身命。我以十事疾得佛道
  问曰。凡夫道俗身居欲界。行何善业。得生同界兜率天报。答曰。如未曾有经云下品十善谓一念顷。中品十善谓一食顷。上品十善谓从旦至午。于此时中心念十善。止于十恶。亦得往生。故野干心念十善。七日不食。生兜率天。又上生经云。我灭度后。四众八部欲生第四天。当于一日至第七日。系念彼天持佛禁戒。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回向愿生弥勒佛前。随念往生(言七日者亦从近说尚感彼天何况一生而不克获)
  又上生经云。若有礼敬弥勒佛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乃至来世龙华树下。亦得见佛。又云。我灭度后。四众八部闻名礼拜。命终往生兜率天中。若有男女犯诸禁戒。造众恶业。闻是菩萨大悲名字。五体投地诚心忏悔。一切恶业速得清净。若有归依弥勒菩萨。当知是人得不退转。弥勒成佛见佛光明。即得受记。又上生经云。佛灭度后。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华香供养。行诸三昧。读诵经典。如是人等。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命终之时。即得往生兜率天上莲华台中应时见佛白毫相光。超越九十亿劫生死之罪。随其宿缘。为说妙法令得不退。又增一经云。众生三业造恶。临终忆念如来功德者。必离恶道趣。得生天上。正使极恶之人。以念佛故。亦得生天。又大集经云。若修慈者。当舍身命时。见十方佛手摩其顶。蒙手触故心安快乐。寻得往生清净佛土。又普贤观经云。若有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于一弹指顷。除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行此法者真是佛子。从诸佛生。十方诸佛及诸菩萨。为其和上。是名具足菩萨戒。有不须羯磨自然成就。应受一切人天供养。又法华经云。若有人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道。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有百千万亿天女眷属。而于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是故智者应当一心自书。若使人书。受持读诵正忆念。如说修行。又智度论云。若善男子能行是深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人人道中来。或兜率天来所以者何。三恶道中罪苦多故。不得行深般若。欲界诸天着净妙五欲。是心则狂惑故不能行。色界天等深着禅定味。故不能行。无色界天无形故。故不能行。以兜率天上常有一生补处菩萨。彼中诸天常闻说般若。五欲虽多法力胜故。是故说二处胜。若从他佛国来生此间斯则转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