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经要集 第一卷 诸经要集序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原夫法身一相。瞻仰异容。正教无偏。说听殊旨。故师有等雨之况。弟子有异闻之说。良以随机授与。逐器浅深。至如十二分教之大纲。八万法门之广派。龙宫西蓄。未尽懋林之知。象驾东驰。岂穷手叶之诲。是以不游大海。未睹沃日之奇。不仰太山。靡觌干霄之状。得骊龙之珍。乃验鱼目之非宝。听黄钟之节。方知击缶之为细。故知释典幽宗。圣凡所尚。寔人天之秘宝。越儒墨之希声。威振大千。光超巨亿。益覃沙界。功逾尘劫。弘济之术。其大矣哉。但时缘未会。感通有殊。暨晨林变釆。霄梦启征。创开白马之基。渐被赤乌之岁。圣迹遐感。年逾六百。道俗蒙益。等同一子。慨正像[穴/浸]移。沿流末代。凡情闇短。器识昏迷。日有浇醨。教沈道丧。所以彝章讹替。教迹沦湑。文句浩汗。卒难寻览。故于显庆年中。读一切经。随情逐要。人堪行者。善恶业报。录出一千。述篇三十。勒成两帙。冀道俗依行。传灯有据。敬寻释典深奥。非浅识之所知。出俗幽微。岂滞惑而能辩良由海大舟轻。山高尘眇。操刀易割。制锦难成。不揆庸识。妄谈秘典。辄树题目。更增愧恧矣 三宝部 敬塔部 摄念部 入道部 呗赞部 香灯部 受请部 受斋部 破斋部 富贵部 贫贱部 奖导部 报恩部 放生部 兴福部 择交部 思慎部 六度部 业因部 欲盖部 四生部 受报部 十恶部 诈伪部 惰慢部 酒肉部 占相部 地狱部 送终部 杂要部 三宝部第一 敬佛篇第一(此别六缘) 普敬述意缘 念十方佛缘 念释迦佛缘 念弥陀佛缘 念弥勒佛缘 念佛三昧缘 普敬述意缘第一 夫大圣有平等之相。弟子有称扬之德。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随念何相皆得利益。所谓始从出家终成正觉于其中间。道树降魔。鹿野说法。相好圆满光明炳着。身色清净事等镕金。面貌端严犹如满月。齿同珂雪。发似光螺。目譬青莲。眉方翠柳。八音响亮。万相雍容。五眼精明。六通遥扬。悬河写辩连注投机。圆三点以成身。具五分而为体。带权实以度物。随真应以化人。或扇广大之慈风。洒滂沱之法雨。能使身田被润。即吐无上之牙。心树既荣。便茂不凋之叶。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为众生故随缘应现。十方十亿并愿历侍。三千大千俱得亲承。长种福田。广兴供养。吐邪倒之根。拔贪嗔之本。修念佛之因。感见佛之果矣 如宝性论云。三宝有六义。故须敬也。一者希有义。如世宝物。贫穷之人所不能得。三宝如是。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故名为宝。二者离垢义。如世真宝体无瑕秽。三宝如是。随离诸漏。故名为宝。三者势力义。如世珍宝除贫去毒有大势力。三宝如是。具不思议六神通力。故说为宝。四者庄严义。如世珍宝能严身首令身姝好。三宝如是。能严行人清净身故。故说为宝。五者最胜义。如世珍宝譬诸物中胜。三宝如是。一切世中最为殊胜。故名为宝。六者不改义。如世真金烧打磨练不能变改。三宝如是。不为世间八法所改。故名为宝。又具六意。故须敬也。一佛能诲示。法是良药。僧能传通。皆利益于我。报恩故敬。二末代恶时。传法不易。请威加护。故须致敬。三为物生信禀承故敬。四示僧尼敬事仪式故敬。五令乐供养法得久住故敬。六为表胜相故敬。故成实论云。三宝最吉祥。故我经初置 念十方佛缘第二 如观佛三昧经云。昔过去久远无量世时。有佛出世。号宝威德上王。时有比丘。与九弟子。往诣佛塔礼拜佛像。见一宝像严显可观。礼已谛视说偈赞叹。后时命终悉生东方宝威德上王佛国大莲华中。结跏趺坐忽然化生 从此已后恒得值佛。于诸佛所净修梵行。得念佛三昧海。得三昧已佛为授记。于十方面各得成佛。东方善德佛者则彼师是。其九弟子者。作九方佛。谓东南方无优德佛。南方旃檀德佛。西南方宝施佛。西方无量明佛。西北方花德佛。北方相德佛。东北方三乘行佛。上方广众德佛。下方明德佛。如是十佛。由因过去礼塔观像一偈赞叹。今于十方各得成佛。又观佛三昧经云。昔过去久远有佛出世。号曰空王。入涅槃后有四比丘。共为同学习佛正法。烦恼覆心。不能坚持佛法宝藏。多不善业当堕恶道。空中有声语比丘言。空王如来虽复涅槃汝之所犯谓无救者。汝等今可入塔观像。与佛在世时等无有异。闻空声已。入塔观像眉间毫相。即作念言。如来在世。光明色身与此何异。佛大人相愿除我罪。作是语已。如太山崩。五体投地忏悔诸罪。由入佛塔观像毫相忏悔因缘。后八十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生生常见十方诸佛。于诸佛所受持甚深念佛三昧。得三昧已。为十方佛现前授记。今悉成佛。东方有国。名曰妙喜。佛号阿閦。即第一比丘是。南方有国。名曰欢喜。佛号宝相。即第二比丘是。西方有国。名曰极乐佛号。无量寿。即第三比丘是。北方有国。名莲华庄严。佛号微妙声。即第四比丘是。以是因缘。行者应当如是愿观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