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诸经要集 第十二卷(4)

如人在岐道 疑惑无所取 诸法实相中 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勤求 诸法之实相 是疑从痴生 恶中之恶者 善不善法中 生死及涅槃 定实其有法 法中莫生疑 汝若怀疑

  如人在岐道  疑惑无所取
  诸法实相中  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勤求  诸法之实相
  是疑从痴生  恶中之恶者
  善不善法中  生死及涅槃
  定实其有法  法中莫生疑
  汝若怀疑惑  死王狱吏缚
  如师子搏鹿  不能得解脱
  在世虽有疑  当随妙善法
  譬如观岐道  利好者应逐
  问曰。不善法无量无边。何故但舍五法。答曰。此五法中。名虽似狭义该三毒。亦通摄八万四千诸尘劳门。第一贪欲盖。即是贪毒。第二嗔恚盖。即是嗔毒。第三睡眠盖。疑盖。即是痴毒。其掉悔一盖。即是等分。摄合为四分烦恼。一中即有二万一千。四中合有八万四千诸尘劳门。是故若能除此五盖。即能具舍一切不善之法。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如饥饿之人得至丰国。如于恶贼之中得自免济安隐无患。行者亦尔。除此五盖其心清净。譬如日月以五事覆。谓烟云尘雾修罗手障。则不明了。心亦如是。合喻可知。颂曰
  五欲昏神识  五盖蔽福力
  六根成苦集  六贼乱心色
  欲浪逐情飘  爱网随心织
  三毒障人空  四流漂不息
  至金虽改秋  斩筹方未极
  观鸽既无穷  猿攀此焉伏
  自非绝欲盖  何能远升陟
  齐[車*犬]届宝城  共睹能仁德
  四生部第二十一(此有六缘) 述意缘 会名缘 相摄缘 五生缘 中阴缘 受胎缘
  述意缘第一
  夫行善感乐。近趣人天。远成佛果。作恶招苦。近获三涂。远乖圣道。愚人不信。智者能知。故有四生躯别。六趣形分。明暗异途。升沉殊路。业缘之理皎然。因果之报恒式也
  会名缘第二
  如般若经云。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
  又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云。有四种生。一腹生者。谓人及畜生(胎生者是)二寒热和合生者。谓虫蛾蚤虱(湿生者是)三化生者。谓天及地狱。四卵生者。谓飞鸟鱼鳖
  又正法念经云。畜生无量。略说三处。一者水行。所谓鱼等。二者陆行。所谓象等。三者空行。所谓鸟等。或以天眼见诸畜生。有四种生。何等为四。一者胎生。所谓象马牛羊之类。二者卵生。所谓蛇蚖鹅鸭鸡雉众鸟。三者湿生。所谓蚤虱。虮子之类。四者化生。如长面龙等。故经曰。生者新诸根起。死者诸受根灭
  又善见论云。一者色生。二者无色生。色生可坏。无色生不可坏。无色之生。依于色生。色心相依共成假者。名之为生。使前不感后。后不赴前。名之为死
  又涅槃经云。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若有杀生即堕恶道。依此生死。故有四生。依[聲-耳+卵]而生曰卵。含藏而出曰胎。假润而兴曰湿。欻然而现曰化。众生所摄。不过此四也
  相摄缘第三
  如婆沙论说云。此欲界之中。具摄六趣。色无色界。各摄六趣少分。所以别者。以欲界是乱地故。众生杂恶起业不纯。或善或恶。以不同故。随业受报。有多差别。上之二界唯是定地。众生沉静。起业亦纯。是故无有多趣差别。问曰。四生六趣相摄云何。答曰。如毗昙中说。天及地狱。一向化生。鬼趣唯二。谓胎及化。人及畜生。各具四生。故此论问云。为生摄于趣。为趣摄于生。即自答云
  生摄一切趣  非趣摄于生
  谓生中阴增  当知非趣摄
  故知生宽趣狭。以化生宽故。全摄二趣及三趣少分。地狱趣中一向化生。问曰。六欲诸天。既行欲同人。何故无有胎生。答曰。欲受虽同。行事不等。故楼炭正法念经等云。四天忉利此二地居。行欲之时男女形交。同人无异。而无泄精与人不同。自上四天。一向全异。炎摩天行欲。意喜相抱。或但执手而为究竟。不至交合。兜率天中意嬉语笑即为究竟。不待相抱。化乐天中。共相瞻视即为究竟。不待语笑。他化天中。但闻语声。或闻香气。即为究竟。不待瞻视。故异于人。以天化生故。从母膝化起。鬼趣化生可知。胎生者少隐。如彼净观者说。谓昔王舍城中。有一女人。为鬼精着。身生五百鬼子。又俱舍论云。有鬼告目连云。我昼生五子。夜亦生五子。随生而食啖。竟无有饱时。此为胎生鬼也。阿修罗趣。亦具胎化二生。以有匹配故有胎生。修罗劫初从天而出。即是化生。又依观佛三昧经说。根本女修罗。元从大海泥卵湿润中出。通彼胎化。亦具四生也。人具四生者。胎生现见可知。卵如涅槃经说。如毗舍佉母。生一肉卵。于中出其三十二卵。如鞞婆沙论云。问云何知人中有卵生。答曰。如佛所说。阎浮利地。多有商人。入海采宝。得二鹤。随意所化失一一在。与共游戏。寝卧一室。共彼合会。遂生二卵。卵渐湿熟。便生二童。后大出家学道。得阿罗汉果。一名尸婆罗。二名优钵尸婆。问曰。云何知人中有湿生。答曰。如经所说。有顶生王。尊者遮罗。尊者优婆遮罗。梨女及柰女等。即其事也。问曰。云何知人中有化生。答曰。如劫初人是也。得圣法者。不复卵生湿生。问曰。何故不复卵生湿生耶。答曰。卵生湿生是畜生趣所摄也。畜具四生者。胎卵湿生。此三目睹可知。其化生者。依楼炭经云。如四生金翅鸟。还食四生龙。化生食四。胎生食三(除化)卵生食二(除化及胎)湿生还食湿生一(除三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