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中观部·瑜伽部 >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4)

释曰。若实无有所分别义。何所分别故说是言。相应自性义所分别非余等。谓诸文字展转相应。宣唱不绝。遍计心等缘此假立成遍计义。为所分别。无别实

  释曰。若实无有所分别义。何所分别故说是言。相应自性义所分别非余等。谓诸文字展转相应。宣唱不绝。遍计心等缘此假立成遍计义。为所分别。无别实义为所分别。故言非余。若无文字相续宣唱。分别无故。云何诸法皆不可言。为显此理故说是言。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等。若实有义可言说者。离能诠名于彼应有似言智起。非未解了能诠名言。于所诠义有此智起。故不可言。或谓外义虽定实有。要待能诠所诠智起。为遮此故说如是言。非诠不同故。谓相异故非实能诠。以能诠名与所诠义别相取故。其相各异。云何得成定实诠表。一切不可言者。由此道理所有一切能诠所诠。皆不可言。无分别智何所任持
  论曰
  诸菩萨任持  是无分别智
  后所得诸行  为进趣增长
  释曰。后所得诸行者。谓无分别后得智中所得种种菩萨诸行。此行皆以智为所依。为进趣增长者。谓为增长菩萨诸行。此说任持有要所用。无颠倒故能持诸行。无分别智谁为助伴。若唯有一应无所能
  论曰
  诸菩萨助伴  说为二种道
  是无分别智  五到彼岸性
  释曰。二种道者。一资粮道。二依止道。五到彼岸以为自性。此中前四波罗蜜多是资粮道。第五静虑波罗蜜多是依止道。若在定心前说四种波罗蜜多诸善资助。便能生长无分别智。此智名慧波罗蜜多。乃至未得佛果已来。无分别智当于何处感异熟果
  论曰
  诸菩萨异熟  于佛二会中
  是无分别智  由加行证得
  释曰。二会中者。谓于诸佛变化受用二身会中。由加行证得者。谓显能感异熟果义。此非异熟因。能对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异熟。由此资熏。余有漏业令感异熟故立此名。若修加行无分别时。生在诸佛所现变化身众会中。若时证得无分别智。便生诸佛所现受用身众会中。无分别智谁为等流
  论曰
  诸菩萨等流  于后后生中
  是无分别智  自体转增胜
  释曰。前前生中无分别智。后后生处展转增胜。是等流果。无分别智出离云何
  论曰
  诸菩萨出离  得成办相应
  是无分别智  应知于十地
  释曰。初极喜地入见道时。见一切地无分别理。初得出离。后修道中方得诸地成办相应无分别智。谁为究竟
  论曰
  诸菩萨究竟  得清净三身
  是无分别智  得最上自在
  释曰。清净三身者。谓初地中虽得三身而未清净。至第十地乃得清净。方名究竟。故说尔时得净三身。得最上自在者。谓于尔时无分别智。非但获得清净三身。亦得最上十种自在。故名究竟无分别智。如何从何由何无染
  论曰
  如虚空无染  是无分别智
  种种极重恶  由唯信胜解
  释曰。初问如何得无染者。答如虚空无染。次问从何得无染者。答种种极重恶。后问由何得无染者。答曰唯信胜解。谓唯由信由慧胜解以为因故。而得无染
  论曰
  如虚空无染  是无分别智
  解脱一切障  得成办相应
  释曰。解脱一切障者。解脱烦恼及所知障。得成办相应者。谓在初地与得相应。乃至佛地成办相应
  论曰
  如虚空无染  是无分别智
  常行于世间  非世法所染
  释曰。常行于世间非世法所染者。此显遍生一切生处利等世间八法不染。如红莲华出世间摄。如是三颂显示三智所得胜利。加行根本后得三种无分别智。有何差别
  论曰
  如痖求受义  如痖正受义
  如非痖受义  三智譬如是
  如愚求受义  如愚正受义
  如非愚受义  三智譬如是
  如五求受义  如五正受义
  如末那受义  三智譬如是
  如未解于论  求论受法义
  次第譬三智  应知加行等
  释曰。为显三智行相差别。说如是喻。如痖求受义者。譬如痖人求受境界。而未能受亦不能说。如是加行无分别智。求证真如而未能证。寂无言说当知亦尔。如痖正受义者。譬如痖人正受境界无所言说。如是根本无分别智。正证真如离诸戏论当知亦尔。如非痖受义者。如不痖人受诸境界。亦起言说。如是后得无分别智。反照真如现证境界。能起言教当知亦尔。由此道理释如愚颂。如五求受义者。譬如五识求受境界。虽有所求而无分别。如是加行无分别智当知亦尔。如五正受义者。譬如五识正受境界。离诸分别。如是根本无分别智当知亦尔。如末那受义者。譬如意识能受境界亦能分别。如是后得无分别智当知亦尔。如未解于论求论受法义者。如未解论求诵于论。而未能诵。如是加行无分别智当知亦尔。如温习论领受文字。如是根本无分别智当知亦尔。如已听习通达法义。如是后得无分别智当知亦尔。由如是等众多譬喻。如数次第喻加行等三智差别。次显根本后得二智譬喻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