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般若义 三种般若出大智论。言般若者。是外国语此翻名慧。于法观达目之为慧。慧义不同。一门说三。三名是何。一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三实相般若。此三种中观照一种是般若体。文字实相是般若法。法体合说故有三种。言文字者。所谓般若波罗蜜经此非般若。能诠般若故名般若。如涅槃经诠涅槃故说为涅槃。此亦如是。又此文字能生般若亦名般若。如食生命说食为命。言观照者。慧心鉴达名为观照。即此观照体是般若名观照般若。如眼是目名为眼目。于中具辨开合不定。总唯一智。或分为二。二有多门。一约境分二。谓世谛智。第一义智。世谛智者名一切种。于世法中种别智故。第一义智名一切智。以知一切诸法如故。二真妄分别。六七识中缘照分别是其妄智。第八识中体照之慧是其真智。是义云何。如来藏中恒沙佛法集成心事。是心性净而为客尘烦恼所染相似不净。后息妄染净相始显。始显净识普照法界说为真智。三大小分二。方便观解缘别彼此。不能灭想普照一切。名之为小。故龙树云。十八空观名小智慧。灭观般若绝其缘想而能普照一切法界。名之为大。故龙树言。般苦波罗蜜是大智慧。或分为三。三有多门。一观入分三。谓闻思修。二约境分三。谓世谛智第一义智及一实谛智。三随义分三。谓清净智一切智无碍智。义如后释。四随人分三。一一切智二乘所得。二道种智菩萨所得。三一切种智如来所得。亦如后释。五随识分三。一事识中分别之智。二妄识中分别之智。三真识中分别智。或分为四。谓闻思修证。或分为五。一闻。二思。三修。四报生识智。变易圣人报无漏心生便见法名报生智。此四是妄。五是证智。谓真识中无分别慧。或分十一。所谓十智及如实智。此义如后十一智中具广分别。广则无量。问曰。此之观照般若体性云何。如龙树辨。人说不同。凡有六种。第一家说唯有漏慧是般若体。何故如是。如小乘中佛道树下方断烦恼。自斯已前所修智慧皆名般若。故知有漏。第二家说。无漏圣慧是般若体。有漏则非。见理之心名般若故。如此说者小乘法中佛最后身所修无漏方便是般若。已前悉非。第三家说。从初发心至坐道树所修智慧莫问有漏及与无漏悉是般若。至佛转名萨波若智。如此说者般若在因不通于果。第四家说。菩萨所修一切智慧通名有漏通名无漏悉是般若。论自释言。以观涅槃行佛道故通名无漏。未断结尽通名有漏。第五家说。菩萨慧中无漏无为不可睹见。无对常智是般若体。无常缘智一切悉非。第六家说。般若之体不可取得。非有非无非常非无常。非空非实非阴界入。非有非无无生无灭无取无舍。犹如火炎不可。尝触触则烧人。般若如是。不可取执。取皆破遣。向前所取一切悉非。问曰。此门与前第五有何差别。释言。向前第五门者从缘方便修。生真智为般若体。此说无始佛性真心从缘修显。得证通望从来体外毕竟无缘。缘既不有真亦亡对。绝对真心说为菩萨般若正体。余者悉非。问曰。此六何者为是。论有两判。一言皆是如诸比丘各说彼此中间之义。佛言。皆是。此亦如是。一言。第六所说者是。前五皆非般若正体。故说为非。观照如是。言实相者。是前观照所知境界。诸法体实名之为实。实之体状目之为相。何者是乎。开合不定。总为一实。或分为二。如地持说。一事法性世谛实也。二实法性真谛实也。或分为三。如涅槃说。一者世谛。二第一义谛。三一实谛。或分为四。一者事实阴界入等。二者法实苦无常等。三者理实空无我义。四者性实佛性真法。又地持说四真实义亦是四实。一世间所知。二学所知。三烦恼障净所行处法。四智障净所行处法。如上广辨。此诸法中通而论之皆是实相。于中别分唯第一义名实相耳。此之实相体非般若。能生般若故名般若。如色香等体非是欲。能生欲心说为五欲。问曰。圣智非直知实亦知虚妄。何故所知唯名实相。释言。圣人如法而知。知实知虚皆称前法。故通名实。又知实时达本无妄。故唯言实。问曰。观照即是般若。此之三种俱名般若。何故不得通名观照。释言。亦得但彼论中为辨般若文字观照实相别之。是故一种偏名观照。若复就彼观照门中以辨其义。亦得说为三种观照。一文字观照。二般若观照。三实相观照。义既均齐。不得偏取。三种般若辨之略尔。 三智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就人分别二) 第一辨相。言三智者。一道种智。二一切智。三一切种智。此之三种出大智论。道种智者。于一切道种别而知名道种智。又知一切化众生道名道种智。所知云何。如彼论中增数广辨。或说一道。所谓趣向涅槃之道。或分为二。二有多门。谓善与恶。世及出世。有漏无漏见之与修。有学无学无碍解脱向果得果。如是无量不可具辨。或分为三。三亦多门。谓三恶道及三善道人天涅槃三乘之道。戒定智慧见修无学止观及舍。如是无量。或分为四。四有多门。所谓凡夫三乘之道。声闻缘觉菩萨佛道。四念四勤四如意等。如是无量。或分为五。五亦多门。所谓五趣五度观门。凡夫二乘菩萨佛道。如是无量。或六或七乃至八万四千道法。知如是等道法差别名道种智。彼一切智与一切种智有何差别。通释是一。于中别分凡有六种。一总别分别。总相知法名一切智。别相知法名一切种。如知苦谛是一切智。分别是苦有无量种名一切种。如是一切。二通别分别。知苦无常空无我等诸法通相名一切智。知五明等诸法别相名一切种智。三空有分别。知诸法空名一切智。知其种种世谛诸法名一切种。四广略分别。略知诸法名一切智。广知诸法名一切种智。如知分段因果对治名一切智。分段变易因果对治一分皆知名一切种智。亦如有人知一世界事名一切智。知于一切世界中事名一切种智。如是一切。五大小分别。小乘之智名一切智。大乘之智名一切种。问曰。向前道种智中知法已尽。何须别说一切智及一切种智。释言。向前道种智者直知道法。自余一切五明处等空无我等第一义法非彼所知。是以更明(此一门竟)次就人论。人谓声闻菩萨及佛。约就此人辨义有四。一随人别分。如论中说。声闻之人有一切智。以能总相知诸法故。又复声闻但能通相知于诸法不能别知。又复但能略知诸法不能广知。是故说彼有一切智。菩萨之人有道种智。能知一切差别道法化众生故。诸佛有其一切种智。以能别相广知法故。二简胜异劣。于此门中下不兼上。上得兼下。以是义故声闻唯得有一分智无余二种。菩萨之人有道种智兼一切智无一切种。诸佛如来具足三智。三简大异小。佛菩萨大。声闻是小。小中单直有一切智。大中不尔。佛与菩萨兼具三智。四就实通论声闻之人小分具三菩萨渐胜。诸佛并极。三智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