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寺庙道场 >

高旻寺

高旻寺 高旻寺位于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国家重点保护寺院。是驰名中外的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它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全称我国佛教禅
高旻寺
 
高旻寺位于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国家重点保护寺院。是驰名中外的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它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全称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1983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正式将高旻寺列为全国重点寺观之一。
 
 
传高旻寺(gaominsi)创建于隋代,屡兴屡废,且数易其名,清初重建为行宫。康熙四十二年(1730),康熙第四次南巡扬州时,曾登临寺内天中塔,极顶四眺,有高入天际之感,故书额赐名为“高旻寺”。康熙第五、六次南巡,乾隆的六次南巡,均曾驻跸于高旻寺行宫。
 
 
近代时期
相传高旻寺创建于隋代,屡兴屡废,且数易其名,清初重建为行宫。顺治八年(1651),两河总督吴惟华于三汊河岸筹建七级浮屠,以纾缓水患,名曰“天中塔”。十一年(1654)秋塔成,复于
  高旻寺
塔左营建梵宇三进,是为“塔庙”。康熙帝于三十八年(1699)三次南巡莅扬,见天中塔倾圮,欲颁内帑修葺,为皇太后祈福。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倡两淮盐捐资报效,大加修缮并扩建塔庙。四十三年(1703)康熙帝四次南巡,曾登临寺内天中塔,极顶四眺,有高入天际之感,故书额赐名为“高旻寺”。次年又御制《高旻寺碑记》,颁赐内宫药师如来脱沙泥金宝像,寺内建金佛殿及御碑亭供奉。其后曹寅等于寺西创建行宫,十分规模数倍于寺。康熙五、六次南巡,乾隆首次南巡,均曾驻跸于此。
清中叶,高旻禅寺规模大备,名僧辈出,臻于鼎盛。乾隆三十六年(1771),金刹为飓风吹落,损及塔身,由两淮盐商修复,于次年上顶合尖。道光二十四年(1844),塔再次倒塌,此后未能重建,高旻禅寺自此衰微。咸丰中,寺与行宫俱毁于火。同治、光绪以来,寺僧虽锐意兴建,仅略具规模,难复旧观。直至近代高僧来果住持高旻寺三十多年,扩建寺宇,整顿寺规,严明宗约,断绝经忏,唯以参禅悟道为指归,由此宗风大振,名闻于世,与镇江金山、宁波天童、常州天宁并称,号禅宗四大丛林,又有“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之说,并为长江
  天中塔
流域禅宗四大道场。
现代时期
建国后,高旻禅寺为保留寺庙之一,僧徒常有百众,然亦时有曲折。“文革”期间,备受冲击,佛像全部被毁,文物、法器抄没一空,僧众逐出寺门。其后移作他用,寺院任意改建,大雄宝殿亦于1975年拆除。四凶既除,1980年原高旻禅寺僧众要求回归寺院于佛教,1983年高旻禅寺被国务院批准列为汉族地区重点寺庙之一。政府拨款数百万,迁出占用单位,并迎请原任高旻禅寺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之德林法师回寺住持
编辑本段
现状
 
今寺庙山门嵌有康熙手书“敕建高旻寺”,汉白玉石额。现存建筑有老禅堂、念佛堂、藏经楼、玉佛堂、西楼、水架凉亭和寮房等。1990年新建禅堂一座,高18米,呈不等边八面体近圆结构,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外观雄伟,内室宽敞,集古今建筑特色于一炉,系香港陈鸿琛居士投资50万元兴建。缅甸洞缪观音寺住持惟静法师赠送坐式、卧式玉佛各一尊,为古刹生辉。于96年6月全部完工的大雄宝殿,长40米,宽33米,高30米,面积1320平方米,气势不凡。规划待建的还有天王殿、方丈室、法堂、如意寮、延寿堂及西花园等,昔日名刹景观将不断恢复,高旻寺将成为扬州市的一个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
  高旻寺
编辑本段
环境优美
 
该寺是临水寺,建筑活泼轻灵,构成曲折幽深的空间,幽雅而又含蓄,实际上是佛教建筑形态的民居化、花园化,世俗情态格调逐渐代替了宗教神秘色彩。新建的禅堂,现存的老禅堂、念佛堂、藏经楼、西楼、水阁凉亭、寮房各抱地势,高低错落,自得天趣。
一楼一阁都造得奇,隐得巧,山光岚影恰到好处,梵音晨钟点到人心。寺外运河水泊,涟漪平缓,微波荡漾,殿宇倒映湖中,衬以白云蓝天,嘉木葱笼,其秀丽、恬静、明洁、灵秀,何景能比?
高旻寺近期修复的大殿完全采用皇家宫殿的建造方式,高30米,面积为1320平方米,殿亭的基座为花岗岩的须弥座,很为厚重。殿宇气势宏大,雕梁画栋,金钩彩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