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四百八十二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四百八十二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二之四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 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神境智证通,能起种种大
第四百八十二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二之四
  “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
  “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神境智证通,能起种种大神变事。所谓震动十方各如殑伽沙界大地等物,变一为多,变多为一,或显或隐迅疾无碍,山崖墙壁直过如空,凌虚往来犹如飞鸟,地中出没如出没水,水上经行如经行地,身出烟焰如燎高原,体注众流如销雪岭,日月神德威势难当,以手抆摩光明隐蔽,乃至净居转身自在,如是神变其数无边。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神境智用,而于其中不自高举,不执神境智证通性,不执神境智证通事,不执能得如是神境智证通者,于执、不执俱无所执。何以故?舍利子,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为娱乐引发如是神境智通,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引发神境智证通波罗蜜多。
  “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天耳智证通,最胜清净过人天耳,能如实闻十方各如殑伽沙界情、非情类种种音声,所谓遍闻诸地狱声、傍生声、鬼界声、人声、天声、声闻声、独觉声、菩萨声、如来声,及余一切情、非情声,若大若小无障无碍。
  “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天耳智用,而于其中不自高举,不执天耳智证通性,不执天耳智证通事,不执能得如是天耳智证通者,于执、不执俱无所执。何以故?舍利子,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为娱乐引发如是天耳智通,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引发天耳智证通波罗蜜多。
  “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他心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他有情类心及心所,所谓遍知他有情类,若有贪心若离贪心,若有瞋心若离瞋心,若有痴心若离痴心,若有爱心若离爱心,若有取心若离取心,若聚心若散心,若小心若大心,若举心若下心,若寂静心若不寂静心,若掉心若不掉心,若定心若不定心,若解脱心若不解脱心,若有漏心若无漏心,若有瞋心若无瞋心,若有上心若无上心,皆如实知。
  “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他心智用,而于其中不自高举,不执他心智证通性,不执他心智证通事,不执能得如是他心智证通者,于执、不执俱无所执。何以故?舍利子,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为娱乐引发如是他心智通,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引发他心智证通波罗蜜多。
  “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宿住随念智证通,能如实忆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有情诸宿住事,所谓随忆若自若他过去一心乃至百心顷诸宿住事,或复随忆若自若他过去一日乃至百日诸宿住事,或复随忆若自若他过去一月乃至百月诸宿住事,或复随忆若自若他过去一岁乃至百岁诸宿住事,或复随忆若自若他过去一劫、百劫、千劫、多百千劫乃至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诸宿住事,或复随忆前际所有诸宿住事,谓如是时,如是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类,如是食,如是久住,如是寿量,如是苦乐,从彼处没来生此间,从此间没往生彼处,如是形貌,如是言说,若略若广,诸宿住事皆能随忆。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种种宿住随念智用,而于其中不自高举,不执宿住随念智证通性,不执宿住随念智证通事,不执能得宿住随念智证通者,于执、不执俱无所执。何以故?舍利子,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为娱乐引发宿住随念智通,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引发宿住随念智证通波罗蜜多。
  “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天眼智证通,最胜清净过人天眼,能如实见十方各如殑伽沙界情、非情类种种色像,见诸有情死时生时好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劣若胜,随业力用受生差别:如是有情成身、语、意三种妙行,赞美贤圣正见因缘,身坏命终当升善趣,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受诸快乐;如是有情成身、语、意三种恶行,诽毁贤圣邪见因缘,身坏命终当堕恶趣,或生地狱、或生傍生、或生鬼界、或生边地下贱秽恶有情聚中受诸苦恼。舍利子,此菩萨摩诃萨虽具如是清净天眼见十方界诸趣有情死此生彼因果差别,而于其中不自高举,不执天眼智证通性,不执天眼智证通事,不执能得如是天眼智证通者,于执、不执俱无所执。何以故?舍利子,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本来不可得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不为娱乐引发如是天眼智通,唯除为得一切智智。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引发天眼智证通波罗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