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集部 >

诸法集要经 第三卷(2)

弃舍斯过咎 常乐不放逸 放逸轮回本 离此为寂静 彼二种差别 此说其自相 智者常思惟 乐修于诸善 正人依法行 则无于少苦 众生处轮回 皆随于自业 云何彼世

  弃舍斯过咎  常乐不放逸
  放逸轮回本  离此为寂静
  彼二种差别  此说其自相
  智者常思惟  乐修于诸善
  正人依法行  则无于少苦
  众生处轮回  皆随于自业
  云何彼世间  为放逸破坏
  放逸第一缚  复能坏诸善
  为彼堕落因  作地狱苦本
  显示一放逸  为诸苦恼因
  若乐饶益者  常离彼过失
  若离于放逸  得至不死处
  由不放逸故  则近菩提道
  若乐不放逸  住最上涅盘
  故说彼放逸  为其堕落因
  若人作放逸  此恶无过上
  为世所欺轻  死堕饿鬼趣
  若乐于放逸  则生彼颠倒
  由如是业果  随生死流转
  彼地狱炽火  常烧放逸人
  若乐解脱者  则舍于放逸
  若人离放逸  则生于明智
  永断于诸惑  常受彼妙乐
  众生心散乱  为业而缠缚
  流转三有中  当乐不放逸
  于苦谓为乐  乐坏生于苦
  夫死转为妻  当乐不放逸
  妻死或为母  母死或为妻
  于此流转中  当乐不放逸
  放逸能生贪  由贪复生恚
  为过患之源  沈轮于恶道
  放逸不放逸  智者皆不着
  此最上安隐  升智慧楼阁
  若能离放逸  善住安乐处
  为大智丈夫  速证真常果
  示放逸过失  与道极相违
  则断法桥梁  坏善心种子
  能坏解脱法  引生诸妄念
  堕彼险恶趣  皆从放逸起
  自不求利益  为他人所弃
  无言无所作  彼则如死者
  虽具天形质  愚痴同畜类
  常居放逸中  作歌舞戏笑
  若人着放逸  即趣三有海
  灭已复还生  悉见其破坏
  由此造诸罪  为业所缠缚
  放逸转为冤  违背诸善法
  是业不住内  亦不在于外
  当知放逸者  皆由心破坏
  于最上境界  其心无厌足
  乐歌舞嬉戏  不知堕灭处
  愚痴放逸者  以怖为欢悦
  彼天同生盲  不知道非道
  由彼放逸行  从诸禅堕落
  轮转欲界中  驰流于五趣
  若住无色界  获四种空定
  由行放逸故  流转于世间
  周流三界中  愚痴无知觉
  放逸为桎梏  爱索而缠缚
  若堕诸恶道  常饥渴恐怖
  由彼放逸行  不生于悔恼
  若心生苦恼  则为爱别离
  故如来所诃  常远于放逸
  由彼放逸芽  滋长老病死
  是三种苦恼  能坏诸众生
  又如彼大地  能生其药草
  彼放逸愚夫  则增长诸惑
  放逸如毒苗  出生诸懈怠
  饮酒着女色  共游戏境界
  放逸为极苦  不放逸最乐
  放逸不放逸  于此善分别
  假使百千俱胝劫  堕于恶趣受极苦
  是故不应作放逸  则同诸佛超彼岸
  诃厌五欲品第七
  欲为第一诳  于彼无作意
  是诸地狱因  轮回深险缚
  若人着诸欲  则受无边苦
  常为欲蛇害  何有于少乐
  宁以利刀剑  而自断其舌
  不应以少言  而谈于欲事
  众生贪所欺  嗔恚常烧煮
  愚痴所降伏  于欲常赞美
  多造于恶行  而得欲少味
  由纵彼贪痴  不了苦为苦
  彼欲无形色  快乐无有常
  为最极恶因  然后当远离
  众生由起贪  常堕于恶趣
  若能离彼过  则无地狱怖
  狱中生恶火  欲火悉同等
  是故当一心  常生于厌怖
  常爱乐解脱  远离于彼欲
  破坏不善法  如日除黑暗
  彼愚痴凡夫  诸根着境界
  由意生爱乐  即堕于恶趣
  由彼五境界  五根生爱着
  须臾贪火然  于欲而无足
  又彼诸有情  而生于贪火
  和合则炽盛  离散则无有
  若离欲境界  彼无由得起
  是火极险恶  常应生远离
  如木无分别  从爱河而流
  彼爱复如酥  沃之增炽焰
  是贪火猛毒  能烧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