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人本欲生经注 序(7)

彼阿难第四识止处为从色行因缘行道一像身一思想辟天名为遍净若阿难为行道是识止处己知亦是识止处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

  彼阿难第四识止处为从色行因缘行道一像身一思想辟天名为遍净若阿难为行道是识止处己知亦是识止处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所识止处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 此是第三天也。宜言净天天也。容表晖炎四天。若一其心恬豫恒游禅思故曰一
  彼阿难第五识止处为从不色行因缘行道一切从色得度地想已没无有量空空慧行受止辟天名为空慧若阿难为行道是识止处已知亦是识止处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所识止处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 地者恚灭心如地也。想已没断求也无量空也
  彼阿难第六识止处为从不色行因缘行道一切从空慧度识无有量受慧行止辟天名为识慧若阿难为行道是识止处已知亦是识止处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所识止处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 空识定者。观对识空不本来也
  彼阿难第七识止处为从不色行因缘行道一切从识慧度无有量不用已舍受慧行辟天名为不用受慧行若阿难为行道是识止处已知亦是识止处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所识止处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 色恚求生生而即遣。不俟终日观而后知也。不用观也
  彼阿难第一受行从得解有从色因缘行道无有想亦不受辟天名不思若阿难为行道己知是从受亦知从受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是受行从得解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 不思无结爱天也。四阿那含之第四天也。四阿那含爱身生第四禅。六增之第二已上四天。此无漏第四禅局也。四禅之第六天名爱胜。是无思天共在一天上耳
  彼阿难第二受行从得解有从不色因缘行道一切不用从慧得度过无有思想亦未离思想为受行止 正受定也
  辟天名为无有思想解若阿难为行道是受行从得解已知为是解从是习亦知从是没亦知是所乐亦知是更苦亦知从是要得出如有知是时阿难为行道是受行从得解可应求可应望可应住处阿难对言不 无想者。知空而制想不令起也。此上八止皆如应知此八处。亦知八处习。亦知八处尽。亦知八处乐。亦知八处苦。亦知八处要得出义同故不二训之也
  若阿难为行道如是知如是见说为不知不见若有是结使是时应说为常是时应说非常 波罗门云断灭见常也
  是时应说世间有本是时应说世间无有本 本要也。有要无要耳
  是时应说得道以死复生是时应说得道不得死 或见七反生死者故曰死复生。或至尼惟先天者故曰不死也
  为有无有 或曰有度世。或曰无度世
  度世死从是结使是时阿难为行道是七识止处二受行从得解如是如有从谛慧见从是意已解已得解脱是名为阿难为行道无所著从慧得解脱 反称得道不得死。是五耶结使。经乎九止行者。以四谛观之。长得息解。成阿罗汉也
  亦有阿难八解脱处何等为八色观色是为第一解脱处 内外身着观两事也
  内观色不想外观色是为第二解脱处 遍着外身也
  观三十六物净身受观行止是为第三解脱处 遍着己身。则三十六物观也。从第一禅至四禅。皆三观也。人病不同。或贪己身。或贪外色。内外俱贪。故有三观也。四意止观亦复如是。单举禅要。则三观也耳。其转除则四禅也
  一切从色想已度 已过四禅色天。次及空也
  灭地想 灭恚心如土尘故曰如地也
  若干想不念无有量空慧已受竟辟天名为空慧是名为第四解脱处 四空定文同故。不一一解也
  一切从空慧已度无有量识慧受竟辟天名为识慧是名为第五解脱处一切从识慧得度无所有不用受慧竟行辟天名为不用无所用慧行是为第六解脱处一切从不用慧得度无有思想亦不无有思想竟受止辟天名为思想是名为第七解脱处一切从无有思想竟得度 将已竟四空。次及灭定也
  灭思想亦觉尽身已更竟受止是为第八解脱处 心之流放眴息生灭之间[爪/再]抚宇宙之表矣。身之所复无不待行。行慈定者。灭心想身知屈如根株。冥如死灰。雷霆不能骇其念。山燋不能伤其虑。萧然与大虚齐量。恬然与造化俱游。曰灭定也
  若已阿难行道七识止处二受行从得解脱亦是八解脱处是如有是慧已更见从是竟戢却不用已得解脱如是本福己身更竟止是名阿难行道无所著从两行得解脱佛说如是阿难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