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妙法莲华经玄赞 第二十卷(8)

经。是人若行(至)陀罗尼 赞曰。此中品受持为护。有四。一读时为护。二思时为护。三忘者令忆。四见者增进。增进有三。一见而喜进。二得定。三得总持

  经。是人若行(至)陀罗尼
  赞曰。此中品受持为护。有四。一读时为护。二思时为护。三忘者令忆。四见者增进。增进有三。一见而喜进。二得定。三得总持。法音方便者说法之加行智定
  经。世尊(至)神通之力
  赞曰。此上品受持为护。有五。一教其轨则三七日精通。二令见授道闻法得总持。三恶者不损。四正说神咒。五结己之力。求索者须法华人。或凡所善愿有规求者。于三七日一心精进者。普贤观经明行法有五。一三七日即见。二七七日得见。三一生得见。四二生得见。五三生得见。此中古说上品精进一七日见。乃至第五品修三生方得见。又此不定。初见劣身可一七日。乃至三生得见胜身。修异长时方见胜故。精进者彼说六法。一庄严道场。二洗身净洁。三六时礼拜。四启请六师。五昼夜读诵大乘经典。六思惟甚深空法道理。作是观时即见普贤。能灭百万亿阿僧祇生死重罪。未见六师文。今且释者。释迦佛为和上。文殊师利为阿阇梨。弥勒菩萨为教授师。十方佛为证者。十方菩萨摩诃萨为同法侣。普贤菩萨为忏悔戒主。方可忏悔受三聚戒等。如此启请方见普贤
  经。若法华经(至)威神之力
  赞曰。第二经行于世是普贤力
  经。若有受持(至)手摩其头
  赞曰。第三能行之者与普贤行合。故佛摩顶
  经。若但书写(至)娱乐快乐
  赞曰。下第三与后益。为三。下品修生忉利等天。中品修受持等生夜摩等天。上品修千佛授手等。此初。有三。一但书生处。二迎相。三身状。生下四天亦下品生。略而不举
  经。何况受持(至)如说修行
  赞曰。此中品修受持等。生夜摩天及上二天不见佛故。文略无果
  经。若有人(至)而于中生
  赞曰。此上品修千佛授手等。有四。一千佛授手。二令无怖畏。三往生处。四见菩萨。前来所说三品修生。且举一相非尽实理。实理十法行一一之中皆有三品。只如中品已有受持乃至解义。上品亦有随自修习有上下故。如说而行各有下上。今但于中品说有。上品便无。据一相说。上十法行辨中边说前八是闻慧为下品。第九是思慧为中品。第十是修慧为上品。于闻慧中书写供养施他为下易故。听闻披读讽诵为中。受持开演为上难故。又修一二三行为下。二四五六行为中。三七八九十行为上。类望异故
  经。有如是等(至)使不断绝
  赞曰。普贤劝发中。第四结劝发心。有二。初显胜劝行。后护法令行
  经。尔时释迦(至)菩萨名者
  赞曰。下品第五段释迦赞劝。有三。初赞美普贤。次赞持经者。后于行者违顺之相。此初。有三。一赞护助经。二叹其愿行。三护持名者。叹愿行有三因。一自利。二利他。三叹修人
  经。普贤若有(至)衣之所覆
  赞曰。下赞持经者。有四。一顺佛行。二离众恶。三当得出世。四定厌生死。此初。有六。一为见佛识理.智.化三种身故。二为亲闻法解教意故。三为供养佛法供养故。四为佛赞契佛本心佛随喜故。五为佛手摩佛教被心为授记故。六为佛衣覆则为具足惭愧柔和忍辱等故
  经。如是之人(至)普贤之行
  赞曰。离众恶。有五。一厌世荣乐。二不好恶缘。三心善调净。四灭除烦恼。五少欲修行。不好恶缘中有三。一邪行。二恶业。三外道手笔伎艺也。心善调净有三。一质直。二正念。三福德。灭除烦恼中有三。一除三毒。二灭嫉妒。三去三慢。少欲修行中亦三。一少欲。二知足。三修普贤行
  经。普贤若如来(至)法座上
  赞曰。第三当得出世。有五。一向道场。二破魔众。三登正觉。四转法轮。五升法座
  经。普贤若于(至)得其福报
  赞曰。第四定厌生死有二。一不贪资什。二得现果报
  经。若有人(至)得现果报
  赞曰。品第五段释迦劝赞中。下第三段于行者违顺之相。有五。此中有二。一毁者无眼毁净法眼故。二叹者现报。心.田俱胜故
  经。若复见受持(至)当如敬佛
  赞曰。此中有二。一说过者癞病。二轻[朕-月+口]者得罪。三劝生恭敬心。轻[朕-月+口]得罪有十病。如文可知。缭戾者缭音力小反绕也说文唯有了达.蓼菜.目精.朗了。更无了音字。有二燎字。一燎炙。二缭绕。今从力小反。角睐者睐音洛代反。玉篇童子不正也。视也。内[目*(弓/一)]也
  经。说是普贤(至)作礼而去
  赞曰。品第六段时众获益有二。初获益后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