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一卷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一卷 钦录 洪武十一年七月初十日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宗泐)演福教寺住持(如[王*巳])持奉新注楞伽经。同考功监令李永等官于 西华楼进呈 御览当日钦奉 圣旨这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一卷 
        钦录
  洪武十一年七月初十日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宗泐)演福教寺住持(如[王*巳])持奉新注楞伽经。同考功监令李永等官于
  西华楼进呈
  御览当日钦奉
  圣旨这经好生注得停当。可即刊板印行。教天下众僧每讲习。钦此
  进新注楞伽经序
  (臣)闻法运之兴。虽曰在人。亦必有其时焉。有其人而无其时。有其时而无其人。虽欲兴之其可得哉。是故必有
  聪明圣智之君。当天下又安之时以兴之也。至若楞伽一经。我
  大觉世尊说之于二千年之前。而
  今上皇帝行之于二千年之后。岂非有其人而有其时乎。不然。何此经东流中国千有余载。前代帝王未曾有如我
  圣天子之留神注意究其旨趣
  敕僧徒咸隶习之有如此之盛也。然吾
  佛之所以说此经者。盖欲除众生之妄心。俾归于真正之道。而
  皇上之心。欲天下后世之人。皆舍妄归真。去恶从善。以跻乎仁寿之域。其有契于
  佛之心乎。且此经之要。不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而该乎真妄修性圣凡因果。皆不外乎一心。能究此心者。则畏恶而迁善。舍妄而归真。得至自觉正智之地。不能究此心者。则纵情肆欲。流而忘返。至于失其忠孝。败俗乱常。甘蹈刑辟。如履水火。此吾
  佛所以兴大悲心而拔济之。亦犹
  帝王之仁育黎庶若保赤子者也。(臣)僧(宗泐如[王*巳])昨于
  内廷钦承
  圣谕。以为心经金刚楞伽三经。实治心法门。遣情离着。具在是矣。尔辈可不勉乎。(臣)等受命以来。夙夜兢惕。惧无以上副
  宸衷。于是竭诚殚虑。注释心经金刚二典。已于洪武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
  奏准行世。而楞伽以今七月初十日始克注成。谨熏沐缮写拜手稽首诣
  阙进呈。重念(臣)等才识庸陋学术空疎。固不敢叨于注释之列。然承
  雨露之余泽。依
  日月之清光。庶几少裨流通之万一云尔
  洪武十一年七月 日序
  
  宋求那跋多罗奉 诏译
  大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臣)僧(宗泐)
  演福讲寺住持(臣)僧(如[王*巳])奉 诏同注
  此经凡四译。今存者三。其一则镏宋求那跋多罗译成四卷。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其二则元魏菩提流支译成十卷。曰入楞伽经。其三则唐实又难陀与复礼等译成七卷。曰大乘入楞伽经。若论所译文之难易。则唐之七卷文易义显始末具备。今释从宋译四卷者。以此本首行于世习诵者众。况达磨大师授二祖心法时。指楞伽四卷可以印心。而张方平尝书此本。苏子瞻为序其事。是知历代多从此本也。然文辞简古。至于句读有不可读。乃取七卷中文义显者释之。仍采古注善者并注之。此经以法喻为名。第一义心为体。了妄显性为宗。斥小辩邪为用。方等大乘为教相。法喻为名者。楞伽是城名。华言不可往。其城在南海摩罗山顶。无神通者不可往。佛于此处说法即佛境界。以处表法也。阿跋多罗者。华言无上。亦云入。宝者至贵之物以喻此经尊贵。故云法喻为名也。经者贯也。谓贯通诸义也。第一义心为体者。即如来藏自性清净第一义心也。了妄显性为宗者。谓达妄显真离性执也。斥小辩邪为用者谓破小乘之偏执摧外道之邪见也。方等大乘为教相者。谓经通三乘义从圆顿也。此之五章皆经中所诠之旨。今预取而释首题者。欲令学者知一经之大意也
  一切佛语心品
  佛语心者。即诸佛所说心法也。然经中所说法门大约有四。谓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而独言心者。盖此四种法门。是一经之纲目。究心之精要。如入楞伽云。五法自性等众妙法门。是一切诸佛菩萨。入自心境离所行相称真实义。诸佛教心也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 此通序分也。如是者指所闻之法。亦信顺之辞。我闻者阿难从佛闻持是法也。一时者教主徒众嘉会之时也。佛者觉也。谓觉道既成乘机说法导利群生也。住南海滨楞伽山顶者。说法之处也。宝华庄严者是其处胜也。大比丘菩萨众者。列同闻之众也。从彼异佛刹来者。举远知近以显众多也。无量三昧等者。赞菩萨之德也。自大慧下别赞大慧之德。诸佛手灌其顶者。明其位居等觉。当授佛位故为灌顶。自心现境界者。一切善恶境界。皆由自心发现。大慧善解其智超胜也。种种众生心色者。谓一切有情五蕴种种不同。大慧以无量度门而普应之。则法门深广也。五法者。曰名曰相曰妄想曰正智曰如如也。三自性者曰妄想曰缘起曰成也。识即八识也。二无我者即人无我法无我也。已上诸法大慧皆能究竟通达。为众作发起之人。此佛所以深赞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