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一卷 (2)

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此下别序分也。摩帝华言慧也。自偏袒至恭敬。

  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此下别序分也。摩帝华言慧也。自偏袒至恭敬。天竺之敬仪也
  世间离生灭  犹如虚空华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远离于心识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远离于断常  世间恒如梦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一切世间众生背觉合尘流转生死。而起妄想心识。复计断常二见无由出离。如来以妙智。观察了达生灭等一切诸法。如空华如幻如梦不有不无故。兴大悲心而度脱之。使其皆得远离也
  知人法无我  烦恼及尔焰
  常清净无相  而兴大悲心
  此离惑智二障烦恼惑障也。尔焰乃梵语智障也。智本破惑惑即人法二执。无我者无此二执也。若于智生着智亦成障。如来了知人法惑智本空。故云常清净无相。众生在迷受苦。故起悲心而拔济之
  一切无涅槃  无有涅槃佛
  无有佛涅槃  远离觉所觉
  若有若无有  是二悉俱离
  一切者一切众生也。涅槃者不生不灭之理也。佛与众生同具此理。尚无生死可断。焉有涅槃可证。故云一切无涅槃。然非证而证证此涅槃。是则佛为能证之人。涅槃是所证之法。离法无人。故云无有涅槃佛。离人无法故云无有佛涅槃。入楞伽云。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辞异而义同也。觉即佛所觉。即涅槃人法俱泯。故云远离觉所觉。然人法俱泯。是亡有而未亡无故云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也
  牟尼寂静观  是则远离生
  是名为不取  今世后世净
  牟尼是梵语。华言寂默。佛之名也。此言人能如是观佛寂静之体。从远离而生。是则于佛不生取着。故今世后世皆得清净。入楞伽云。若见于牟尼寂静远离生。是人今后世离着无所取。辞义尤显。已上诸偈赞佛。皆言离著者。盖赞佛生善。若不离着生善不深故也
  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
  我名为大慧  通达于大乘
  今以百八义  仰咨尊中上
  此下正宗分也。大慧自言是大乘机为众发起
  世间解之士  闻彼所说偈
  观察一切众  告诸佛子言
  汝等诸佛子  今皆恣所问
  我当为汝说  自觉之境界
  世间解者如来十号之一也。大慧所问百八义。皆如来亲证之法。故云自觉之境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偈问曰 宝臣注入楞伽云。此后诸偈问百八句义。或一句为一问。或二句为一问。或三句为一问。乃至十句为一问。或一句为两问。然此百八句。正问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度众生对治法门。是故大慧举上与摩帝游诸佛刹所见之事。故下问山海日月等。即五法中名相妄想。下问诸禅解脱等。即五法中正智如如也
  云何净其念 问净其妄念。而生正念
  云何念增长 问增净念
  云何见痴惑 问起见惑
  云何惑增长 问增长见惑
  何故刹土化相及诸外道 问如来于刹土中。示现身相化众生及诸外道
  云何无受次 入楞伽云。及无影次第谓问无相法中因何有次第
  何故名无受 承上问。若有次第。何名无相法。无受即无相义
  何故名佛子 问菩萨何名佛子
  解脱至何所 问行人既得解脱复能往至何所
  谁缚谁解脱 问迷时谁缚悟时谁解
  何等禅境界 问诸禅定以何为境界
  云何有三乘。惟愿为解说 问何故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缘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 问善恶缘起及所作业果
  云何俱异说 问外道邪见何有俱异之说
  云何为增长 入楞伽云。云何诸有起谓起三有也
  云何无色定 问无色界四空定
  及与灭正受 问灭尽定之正受
  云何为想灭何因从定觉 问受想心灭为定何得从定起觉
  云何所作生进去及持身 问从定起用。凡所作为是身去住得大自在
  云何现分别 问现身说法分别诸法种相差别
  云何生诸地 问得悟入诸地位。入楞伽云。云何入诸地
  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 问能破诸有出三界。是何佛子。入楞伽云。云何有佛子而能破三有
  往生何所至 问既破三有往生何处
  云何最胜子 问弟子之中谁为第一
  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 问神通三昧修何行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