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诸经要集 第七卷(7)

往来多所作 更互为父子 贪着世间乐 不知有胜事 怨数为知识 知识数为怨 是故我方便 莫生憎爱心 若起憎爱心 不能通达法 又大菩萨藏经云。舍利子。若有

  往来多所作  更互为父子
  贪着世间乐  不知有胜事
  怨数为知识  知识数为怨
  是故我方便  莫生憎爱心
  若起憎爱心  不能通达法
  又大菩萨藏经云。舍利子。若有众生。味着男女妻妾诸女色欲。当知即是味着砾石之雹。即是味着利刀之刃。即是味着大热铁丸。即是味着坐热铁床。即是味着热铁几蹬。舍利子。若有味着花鬘香涂。即是味着热铁花鬘亦是味着屎尿涂身。舍利子。若有摄受居处舍宅。当知摄受大热铁瓮。若有摄受奴婢作使。当知摄受地狱恶卒。若有摄受象马驼驴牛羊鸡豕。当知摄受地狱之中黑骏诸狗。又是摄百踰。缮那禁卫之卒。取要言之。若有摄受妻妾男女诸女色欲。当知即是摄受一切众苦忧愁悲恼之聚。舍利子。宁当依附千踰缮那量大热铁床。是床极热遍热。猛焰洞然。于彼父母所给妻妾诸女色欲。乃至不以染爱之心远观其相。何况亲附抱持之者。何以故。舍利子。当知妇人是众苦本。是障碍本是杀害本。是系缚本。是忧愁本。是怨对本。是生盲本。当知妇人灭圣慧眼。当知妇人如热铁花。散布于地足蹈其上。当知妇人。于诸邪性流布增长。舍利子。何因缘故。名为妇人。所言妇者。名加重担。何以故。能使众生受重担故。能使众生持于重担有所行故。能使众生荷于重担遍周行故。能令众生于此重担心疲苦故。能令众生为于重担所煎迫故。能令众生为于重担所伤害故。舍利子。复以何缘。名之为妇。所言妇者。是诸众生所输委处。是贪爱奴所流没处。是顺妇者。所输税处。是妇媚者。所迷惑处。是妇胜者。所归投处。是屈妇者。所凭仗处。妇自在者。所放逸处。为妇奴者。所疲苦处。随妇转者。所倾仰处。舍利子。以如是等诸因缘故。名是诸处。以之为妇
  又杂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种子。何等为三。有随生子。有胜生子。有下生子。何等为随生子。谓子父母。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子亦随学不杀等。是名随生子。何等为胜生子。若父母不受不杀等。子能受不杀等。是名胜生子。云何下生子。若子父母不受不杀等。子亦不能受不杀等。是名下生子
  教诫缘第七
  如中阿含经云。时有调马师。名曰只尸。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观世间甚为轻浅。犹如群马。世间唯我堪能调马。狂逸恶马。我作方便。须臾令彼态病悉现。随其态病方便调伏。佛告调马师。聚落主。汝以几种方便调伏于马。马师白佛言。有三种法。调伏恶马。何等为三。一者柔软。二者粗涩。三者柔软粗涩。佛告聚落主。汝以三种方便调马。犹不调者。当如之何。马师白佛。遂不调者。便当杀之。所以者何。莫令辱我。调马师白佛言。世尊。是无上调御丈夫。为以几种方便调御丈夫。佛告聚落主。我亦以三种方便调御丈夫。何等为三。一者一向柔软。二者一向粗涩。三者柔软粗涩。佛告聚落主。所谓一向柔软者。如汝所说。此是身善行。此是身善行报。此是口意善行。此是口意善行报。是名天。是名人。是名善趣化生。是名涅槃。是为柔软。第二一向粗涩者。如汝所说。是身恶行。是身恶行报。是口意恶行。是口意恶行报。是名地狱。是名畜生。是名饿鬼。是名恶趣。是名堕恶趣。是名如来粗涩教也
  第三彼柔软粗涩俱者。谓如来有时说身善行。有时说身善行报。有时说口意善行。有时说口意善行报。有时说身恶行。有时说身恶行报。有时说口意恶行。有时说口意恶行报。如是名天。如是名人。如是名善趣。如是名涅槃。如是名地狱。如是名畜生饿鬼。如是名恶趣。如是名堕恶趣。是名如来柔软粗涩教。调马师白佛言。世尊。若以三种方便。调伏众生。有不调者。当如之何。佛告聚落主。亦当杀之。所以者何。莫令辱我。调马师白佛言。若杀生者。于世尊法为不清净。世尊法中亦不杀生。而今言杀。其义云何。佛告聚落主。如来法中亦不杀生。然如来法中。以三种教授。不调伏者。不复与语不教不诫。岂非死耶。调马师白佛。实尔世尊。不复与语。永不教诫。真为死也。以是之故。我从今日离诸恶不善业也。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又法句喻经云。佛问象师。调象之法有几。答曰。有三。何谓为三。一者刚钩钩口着其羁靽。二者减食常令饥瘦。三者捶杖加其楚痛。由铁钩钩口故。以制强口。由不与食饮故。以制身犷。由加捶杖故。以伏其心。佛告居士。吾亦有三。用调一切。亦以自调。得至无为。一者以至诚故。制御口患。二者慈贞故。伏身刚强。三者以智慧故。灭意痴盖。持是三事。度脱一切离三恶道。又阎罗王五使经云。佛告诸比丘。人生世间。不孝父母。不敬沙门。不行仁义。不学经戒。不畏后世者。其人身死当堕地狱。主者持行。白阎罗王。言其过恶。此人不孝。种种诸过。无有福德。不恐畏死。唯王受罚。阎罗王常先安徐然以正语。为现五使者而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