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报颂曰 绮语无义理 令人心惑乱 为丧他善根 烊铜擘口灌 焰铁烧其舌 腹藏皆燋烂 此痛不可忍 悲号常叫唤 习报颂曰 浮言翳真理 为此沉恶趣 去彼暂归人 出言无晓喻 生无信仰心 恒被他笑具 为人觉羞耻 何不出典句 悭贪缘第八 夫群生惑病。着我为端。凡品邪迷。悭贪为本。所以善轻毫发。恶重丘山。福少春冰。贫多秋雨。六情之网。未易能超。三毒之津。无由可度。身重常没。譬等河里之鱼。鼓翅欲飞。难同天上之鸟。致使贫贫相次竞加侵逼。苦苦连绵争来损害。似飞蛾拂焰自取。烧燃。如蚕作茧非他缠缚。良由悭惜贪障受罪饥寒。施是富因。常招丰乐也 如分别业报经偈言 常乐修智慧 而不行布施 所生常聪哲 贫窭无财产 唯乐行布施 而不修智慧 所生得大财 愚暗无知见 施慧二俱修 所生具财智 二俱不修者 长夜处贫暗 又摄论云。悭惜是多财障。嫉妒是尊贵障。又众生起贪。无过色财。第一爱色多过。如前已述。不同意者。今更略论。如涅槃经说。譬如有人以罗刹女而为妇妾。是罗刹女。随所生子生已便啖。子既尽已后啖其夫。爱罗刹女亦复如是。随诸众生生善根子。随生随食。善子既尽复啖众生。令堕地狱畜生饿鬼。又如有人性爱好华。不见华茎毒蛇过患。即便前捉。捉已蛇螫。螫已命终。一切凡夫亦复如是。贪五欲华。不见是爱毒蛇过患。而便受取。即为爱毒之所蜇螫。命终之后堕三恶道 又智度论云。财物是种种烦恼罪业因缘。若持戒禅定智慧种种善法。是涅槃因缘。以是故。财物尚应自弃。何况好福田中而不布施。譬如有兄弟二人。各担十斤金行。道中更无余伴。兄作是念。我何以不杀弟取金。此旷路中人无知者。弟复生念。欲杀兄取金。兄弟各有恶心。语言视瞻皆异。兄弟即复自悟还生悔心。我等非人与禽兽何异。同产兄弟。而为少金故而生恶心。兄弟共至泉水边。兄以金投着水中。弟言。善哉善哉。弟复弃金水中。兄言。善哉善哉。兄弟更互相问。何以故言善哉。各相答言。我以此金故。生不善心欲相危害。今得弃之故言善哉。二辞各尔。以是因缘常应自舍 又大庄严论云。我曾闻。舍卫国中。佛与阿难。旷野中行于一田畔见有伏藏。佛告阿难。是大毒蛇。阿难白佛。是恶毒蛇。尔时田中有一耕人。闻佛阿难说有毒蛇。作是念言。我当视之。沙门以何为恶毒蛇。即往其所见真金聚。而作是言。沙门所言。是毒蛇者乃是好金。即取此金还置家中。其人先贫衣食不供。以得金故转得富饶。衣食自恣。王家禁司怪其卒富。而纠举之系在狱中。先所得金。既已用尽犹不得免。将加刑戮。其人唱言。毒蛇阿难。恶毒蛇世尊。傍人闻之以状白王。王唤彼人而问之曰。何故唱言毒蛇阿难恶毒蛇世尊。其人白王。我于往日在田耕种。闻佛阿难说言毒蛇恶毒蛇。我于今者方乃悟解。王闻此说遂放去之 又增一阿含经云。昔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婆提。居家巨富财产无量。金银不可称计。其家虽富。悭吝守护不着不啖。服饰饮食极为粗鄙。亦不施与妻子眷属。奴婢仆从朋友知识。及诸沙门婆罗门等。复起邪见断于善根。然无子息。命终之后。所有财宝尽没入官。波斯匿王自往收敛。收摄已讫回诣佛所。而白佛言。婆提长者。今日命终之后。为生何处。佛告王曰。婆提长者。故福已尽新业不造。由起邪见断于善根。命终生在啼哭地狱。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涕泣流泪。而白佛言。婆提长者。昔作何业生在富家。复作何恶然不得食此极富之乐。佛告王曰。过去久远有迦叶佛。入涅槃后。时此长者。生舍卫国作此田家子。有辟支佛。来诣其家而从乞食。时此长者便持食施辟支。得食飞空而去。长者见已。作是誓愿。持此善根。使我世世所生之处不堕三涂常多财宝。布施已后复生悔心。我向者食应与奴仆。不应与此秃头沙门。佛告王曰。婆提长者。由于过去施辟支佛食发愿功德。所生之处。常多财宝无所乏少。缘其施后生变悔心。在所生处。虽处富贵不得食此极富之乐。悭惜守护不自衣食。复不施与妻子眷属。亦不布施朋友知识。及诸沙门婆罗门等。是故智者闻此因缘。若有财物。应当布施勿生悭吝。施时至心自手奉与。施已欢喜莫生悔心。能如此施得大果报无量无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