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中观部·瑜伽部 >

摄大乘论释 第十五卷(4)

论曰。云何应知。诸佛法身非一向涅槃。非非一向涅槃 释曰。有诸师说。诸佛如来不永般涅槃。别部声闻乘人说。诸佛如来永般涅槃。此二执非了义说。

  论曰。云何应知。诸佛法身非一向涅槃。非非一向涅槃
  释曰。有诸师说。诸佛如来不永般涅槃。别部声闻乘人说。诸佛如来永般涅槃。此二执非了义说。是密意所显
  论曰。此中说偈
  释曰。为显此义是故说偈
  论曰
  由离一切障  应作未竟故
  佛一向涅槃  不一向涅槃
  释曰。诸佛永解脱惑障及智障。是故一向涅槃。如来应作正事未究竟。谓未成熟令成熟。已成熟令解脱。此二事不可休废。是故如来不一向涅槃。若如二乘一向涅槃。如来本愿但有愿无果。若了义说。应言有涅槃有不涅槃
  论曰。云何受用身不成自性身
  释曰。应身不成法身是道理。应身成法身非道理。此是非义云何可知
  论曰。由六种因故
  释曰。有六种因。证是非义
  论曰。一由色身及行身显现故
  释曰。十入名色身。受等名行身。诸佛以真如法为身。于法身中色行不可得。应身则不尔。此义云何。一切智大定大悲等。恒河沙等如来功德。虽依法身。若显现时不离化身此化身似佛异一切众生。为应身事相。故色行于应身有。于法身无。是故应身不成法身。是道理成则非道理
  论曰。二由无量大集处差别显现故
  释曰。应身有差别。由佛弟子大集轮差别故。应身能集菩萨弟子众。法身不尔。何以故。大通慧能集菩萨众。大通慧即是应身。能说正法立义释疑。此是般若功用。般若即是应身。日夜六时观众生根性。往彼为作利益事。是大悲功用。大悲即是应身。若以应身即是法身。则不能集化菩萨。若法身即是应身。则诸佛非常住。由此差别显现故。应身不成法身
  论曰。三随彼欲乐见。显现自性不同故
  释曰。彼为无量菩萨。欲乐观如来众德。但依应身观。随其欲乐。所见众德显现不同。如此应身自性不定。以多种类故。法身不尔。是故应身不成法身。复有别经。为证应身随众生欲乐。现相不同。何以故。有诸众生于应身。欲见黄色青色等。及乐受舍受等。有识无识等。种种不同。皆悉得成。此经显应身自性不定。法身则不尔。故应身不成法身
  论曰。四别异别异见。自性变动显现故
  释曰。有一众生。先见此应身别异相显现。此众生后见此应身更有别异相显现。如一人见不同。余众生见亦尔。为成熟此众生善根故。初现粗相。次现中相。后现微妙相。应身有此变动相。法身不尔。故应身不成法身
  论曰。五菩萨声闻天等。种种大集相杂和合时。相杂显现故
  释曰。应身恒时。由菩萨等种种大集相杂听法时。应身有三相杂。一一切众生各各见佛。皆对其前故名相杂。二随无量众生色相不同。佛如其色相。故名相杂。三随其根性所宜。大智大定大悲有无量事用。故名相杂。应身有此相杂。法身不尔。若以法身为应身。佛无利益众生事。若以应身为法身。佛无现世安乐义。以恒喧动离寂静故。是故应身不成法身
  论曰。六阿黎耶识及生起识见转依。非道理故
  释曰。阿黎耶识及生起识。即是受用身。此二识转依名法身。若自性身即是受用身。转二识依复得何身。由此非道理故。受用身不成自性身。若受用身即是自性身。则无大智等众德。由不无众德故。自性身不成受用身
  论曰。是故受用身。无道理成自性身
  释曰。由此六因。证知是道理非道理义
  论曰。云何变化身不成自性身
  释曰。变化身不成法身。是道理。变化身成法身。非道理。是非义。云何可知
  论曰。由八种因故
  释曰。有八种因证是非义
  论曰。一诸菩萨从久远来。得无退三摩提于兜率陀天道及人道中受生。不应道理
  释曰。菩萨从得初地乃至十地。经三十大劫阿僧祇。得五百不退定。久已离欲三界。无有道理生天道中。何况有道理于人间。在释迦王种中生。为化下众生故。现受人身。此身无因而于世间是有。故非果报身及自性身。但是变化身
  论曰。二诸菩萨从久远来。恒忆宿住
  释曰。菩萨从初地至十地。于长时中恒忆宿命。先所修得无量伎能。悉不忘失
  论曰。方书算计数量印相工巧等论。行欲尘及受用欲尘中。菩萨无知不应道理
  释曰。六十四种方土异书。乘除等十六种算计法。离乘除等十六种观。聚知数多少。观聚知量多少。以印印物为相。或增或减。或守或相六十四能十八明处。六十四王伎秘巧术法。未得令得已得令长。已长付嘱善人。为行欲尘。于六尘中。如歌舞和合衣着调鼎等事。名受用欲尘。菩萨于无量劫来。常忆宿世所修一切伎能。悉无忘失。无有道理于此等事不知不忆。为化众生。示下品人可转成上品故。显自身未有此能方须修学。是故此身是变化身。非自性身及受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