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曰。摄持者。谓闻法摄持故。等心者。谓于一切众生得自他平等故。开法者。谓演说正法故。作事者。谓起种种化业故。依第一义镜智起。依第二义平等智起。依第三义观智起。依第四义作事智起。偈曰 性别及不虚 一切亦无始 无别故不一 依同故不多 释曰。此偈显示诸佛不一不多。不一者。由性别故。不虚故。一切故。无始故。无别故。性别者。由无边诸佛性别。若言唯有一佛而有当得菩提者。是义不然。故佛不一。不虚者。若福智聚虚则应余菩萨不得菩提。由二聚不虚故。是义不然。故佛不一。一切者。若言唯有一佛则应是佛不利益一切众生。由佛建立一切众生作佛故。是义不然。故佛不一。无始者。若言唯有最初一佛。是佛应无福智二聚而得成佛。是义不然。故佛不一。无别者。若言有别佛无福智二聚。是义不然。故佛不一。不多者。由依同故。一切诸佛法身由依无漏界故。已说诸佛智。次说入佛方便。偈曰 分别若恒有 真实则永无 分别若永无 真实则恒有 释曰。若分别自性是恒有。则真实自性是永无。由不可得故。若分别自性是永无。则真实自性是恒有。由可得故偈曰 欲修最上修 不见一切修 欲得最上得 不见一切得 释曰。彼如是最上修。彼修不可得。彼如是最上得。彼得不可得。偈曰 尊重及长时 观佛希有法 缘此速得佛 去佛菩提远 释曰。若有菩萨于佛世尊极生尊重及长时正勤观佛未曾有法。缘此观心及长时精进。而谓我当速得无上菩提。应知如是菩萨去佛菩提则为甚远。何以故。彼有慢故。偈曰 观法唯分别 此义如前知 菩萨无分别 说彼速成佛 释曰。若菩萨观一切诸法唯是分别。观彼分别亦无分别。即得入彼无生忍位。由如此义说得菩提。已说入佛方便。次说诸佛同事。偈曰 应知诸河水 别依亦别事 水少虫用少 未入大海故 一切入大海 一依亦一事 水大虫用大 亦复常无尽 如是诸别解 别意亦别业 解少利益少 未入佛体故 一切入佛体 一解亦一意 解大利益大 极聚亦无尽 释曰。别水譬诸菩萨别解。别依譬诸菩萨别意。一水譬诸如来一解。一依譬诸如来一意。由诸河水别故水事业亦别。由水少故水虫受用亦少。何以故。未得同入大海故。诸菩萨亦尔。由解别故作业亦别。由解少故利益众生亦少。何以故。未得同入佛体故。诸水若入大海。即同一依。即同一体。由水一故事业亦一。由水大故水虫受用亦大。若诸菩萨同入佛体。即同一意。即同一解。由解一故作业亦一。由解大故利益亦大。极一切众生聚亦无有尽。如是已说诸佛体用次说一偈劝进悕求。偈曰 无比圆白法 众生利乐因 乐住无尽藏 智者应求发 释曰。无比圆白法者。由佛自利成就故。众生利乐因者。由佛利他成就故。乐住无尽藏者。由佛善根无过无上是无尽乐藏故。智者应求发者。有智之人应求如此最胜乐住而发大菩提心故。菩提品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