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寺庙道场 >

草堂寺(6)

草堂寺 为什么从寺院跑到了县图书馆?这其中有着一段曲折的情节。1966年中,紫阁峪口杜家庄村民在一片破四旧声中,把大圆寺好端端的铜佛像敲碎,当成

草堂寺
为什么从寺院跑到了县图书馆?这其中有着一段曲折的情节。1966年中,紫阁峪口杜家庄村民在一片“破四旧”声中,把大圆寺好端端的铜佛像敲碎,当成“废铜”卖掉了。之后,草堂寺也面临厄运。一天夜里,寺僧隆悟悄悄地借来一辆手推车,把寺内所藏的一部《大藏经》运至寺后荒地上,稍加包裹便埋到了土坑中。隆悟回到寺内,躺在床上想:要是下起雨来,经书岂不泡汤!他睡不着,于是翻身起来,从地里把经书挖出来,重新装上车,摸黑走了二十公里,拉到县城,交给文化馆馆长。老馆长冒险把<大藏经》连夜装箱,保存于馆内。后来,县图书馆从文化馆内分出独立,《大藏经》也就从文化馆转到图书馆。不久,草堂寺内的佛像全被砸碎,扫荡出门,唯有《大藏经》幸存。这部《大藏经》将移交给草堂寺,当做寺内文物安置于玻璃柜中供游人观看。
6鸠摩罗什

人物简介

提到佛教我们都知道唐僧,知道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远万里从西天取回真经。而鸠摩罗什为传播佛教文

鸠摩罗什
化,普渡众生的坎坷与周折却鲜为人知。其实,鸠摩罗什比唐僧早200年,是世界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天竺(印度)人,是龟兹国王妹妹的上门女婿。公元344年鸠摩罗什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因此,他是地道的中国胡人。鸠摩罗什七岁跟着母亲出家,初学小乘佛教,后改宗大乘。因博读大小乘经,名扬西域三十多国。公元401年被后秦皇帝迎入长安作国师,在草堂寺设立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个国立译经场。
人物生平

鸠摩罗什(344-413)原籍印度。他既晓梵语,又通汉言,是一位有名的佛教学者,他青年时即名传西域各地,声闻中原。为争夺这位高僧,前秦后秦发动了两次战争。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派大将吕光率军七万西伐龟兹迎鸠摩罗什入关,谁料淝水之战苻坚兵败后被姚苌所杀,吕光失主后便在凉州自立(今甘肃武威)建立了后凉,鸠摩罗什也随吕氏在后凉弘法17年。到后秦弘始三年(410年)皇帝姚兴遣硕德率军西伐后凉,又迎鸠摩罗什至长安,后于圭峰山下逍遥园中千亩竹林之心“茅茨筑屋,草苫屋顶”,起名草常寺,后经扩建,殿宇巍峨。鸠摩罗什率众僧住此译经。当时译经队伍非常庞大,在鸠摩罗什主持之下,译经场中有译主、度语、证梵本、笔受、润文、证义、校刊等传译程序,分工精细,制度健全,集体合作。据记载,助鸠摩罗什译经的名僧有“八百余人”,远近而至求学的僧人三千之众。故有“三千弟子共翻经”之说。姚兴皇帝也常住寺院助鸠摩罗什译经,“什执胡本,兴执旧经,以相考校。”
鸠摩罗什精通梵、汉两语,所译经文既不失梵文的原意,又通俗易懂。十数年间,他所译出的经典共74部384卷,大多数是大乘经论。他对大乘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以及佛教宗派理论的形成有着划时代的影响:他所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我国三论宗的基本经典;他译出的《妙法莲花经》等是天台宗赖以创宗的主要经典;他译出的《金刚经》等对我国禅宗的形成起着直接的作用;他译的《大智度论》、《成实论》等对于成实宗、净土宗影响很大。佛典东传日本后,日本佛教僧众以鸠摩罗什所译的《妙法莲花经》创立了日本的日莲宗。近年来,日莲宗经常派代表团前来草堂寺参拜祖庭,还送来了鸠摩罗什的楠木雕像并捐资建起了罗什纪念堂。从鸠摩罗什译经的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方面看,他在译经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后秦弘始十五年四月十三日,罗什圆寂于草堂古刹。时至今日他那精美绝伦的七彩大理石舍利塔还矗立于寺中的竹林前。所说的罗什口吐莲花,无一字之差的“莲花井”还留存于塔前。
东进路线

鸠摩罗什游学东进的路线是:塔什库尔干、喀什、库车、轮台、焉耆、楼兰(以上正是古丝绸之路的北线)、敦煌、玉门、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天水、宝鸡、西安。
鸠摩罗什到草堂寺以后的十多年的岁月中,他精心静气,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翻译经籍共94部425卷,直到公元413年在草堂寺圆寂。
传佛足迹

白马塔
白马塔位于敦煌古城遗址城内南部,相传鸠摩罗什随吕光大军东归,行至敦煌郡,他的白马死于此,将死马掩埋在这里。后秦建塔志之,塔9层,高约12米。现存塔为道光年间重建,刻石有“道光乙巳桐月白文彩等重修”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