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尽能读诵者此下是现在世法师中之第二明上品法师亦有二阶。第一总况出上品法师勋深报重。上云只能受一句一偈者。是下品法师也。今尽能受持读诵者即是上品法师。第二言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此则别明上品法师勋深也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此下是第二明佛灭度后法师。就中亦有二。第一佛灭度后下品法师。第二亦况出上品。就下品法师中自有二阶。第一正出下品法师相。第二言当知是人则如来使下明勋深也。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此是第二言明佛灭后上品法师。此中应有勋报而无至偈颂中方有也 药王若有恶人下长行中明法师自有二。此下是第二据总门明法师。就中自有二。第一明逆之者得罪。第二明从之者得福也。就第一阶中复有二。初正明逆之者得罪。第二其有读诵以下明法师勋相也。今者第一见受持读诵者不可轻毁。所以谤罪重于佛者正由谤此人。故今法华不通遂断三宝之种故所以罪重也。虽谤如来不能令三宝永断故言罪轻。只取一边不论福田厚薄也。其有读诵下是第二法师勋相。为如来肩所荷担者此人为如来所重。故言荷担。不言如来身荷担也 其所至方此下是第二明从之者得福。亦有二。有正有释即是报深也 而说偈言据师勋报中自有二。第一是长行。此下是第二偈颂。有十五行偈自分为二段。第一有两行偈义出不颂长行直漫奖劝时众受持此经。第二若有能受持此下有十三行偈正颂上长行。但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据别门明师。二者据总门明师。今就此十三偈亦分为二。初有七行颂上第一据别门明师。第二余有六行偈颂上据总门明师。上别门明师中复有二。一者明现在师。二者佛灭后之师。就七行中亦分为二。前有四行颂现在师。后三行颂灭度后师。就现在世师中本有二种。一者下品二者上品。今就四偈中初一偈颂下品法师。后三行颂上品法师。但上明下品法师中自有二阶。一者正出下品法师勋相。二者报重。今一偈中上半颂正出下品法师勋相。下半颂报重也。诸有能受持此下三行颂上现在中上品法师。上本有二阶。一者总况出上品法师勋深。二者别明上品法师勋深。今就此三行中亦复有二。初半偈正颂法师勋深。上言何况尽能受持者也。下余两半颂上别明勋深。吾灭后恶世此下三行颂上第二明佛灭后法师。此中有二种。一者是下品二者是上品。今就三行亦分为二小不次第。初有两行先颂况出上品。上言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上又阙无勋报今偈中有。此两偈亦有二阶。初半偈颂正况出上品法师。第二从当合掌礼敬下有一行半。义颂报深。长行所无者。若能于后世此下一偈倒颂下品法师。上本又有二阶。一者下品师相。二者明勋相。此一行亦有二。初半偈颂第一下半颂第二 若于一劫中此下六行偈是第二颂上第二据总门明师。中本有二。一者言逆之者则得罪。二者言从之者则获福。今此六行亦分为二。初有两行颂第一逆之者得罪。第二从有人求佛道有四行颂上第二从之者得福也 药王今告汝自此下品中第二段。上来举勋报。命觅通经之人此下是第二段举通经轨则。命取通经之人就此中亦有两段。即长行与偈为二也。就长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从药王今告汝以下竟当知是为增上慢者先赞叹此经。第二从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众说云何应说以下正明通经轨则。第三从药王我余国遣化人下竟长行奖劝通经之人 就第一叹经中有五重。第一先明格量。第二就人叹。第三就处叹。第四据因为叹。第五据果为叹也。以众经格量乎此经此经为第一者。若明称会物机为第一者。则五时经教皆是称会物机。今不论此处。只言会前开后詺为第一。会前者谈三乘无异路语万善明同归。开后者明万善皆成佛寿命长远。此则开涅槃前路作常住之由渐。然则前后两望二义双明。下即出言已说今说当说。已说者昔来三乘等教。当说者即指涅槃为当说。今说者即是法华有如此义。故称第一也。药王当知如来灭后此下是第二据人为叹。明此经在人则人尊。慈悲覆护如衣覆也。如来位心同归之理此人意无。二无之中故云共宿也。药王在在处处此下是第三据处为叹。明此经在处则处重。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此下是第四就因为叹。其有众生求佛道者此下是第五就果为叹。只就此第五自有五重。第一法说叹。第二譬如有人下譬说叹。第三菩萨亦复如是之下合譬叹。第四所以者何下释叹。第五若有菩萨下诫劝时众叹也。二乘教如燥土。说无量义经于时直明万善成佛如湿土。若说法华教决定无有三一时得佛果譬泥也。药王此经开方便门者开三乘是方便。示真实相者示同归之理。是法华经藏者此经明因谈妙果。在此中故言藏也。深者金刚方穷其底故言深也。不可破坏故言固。其理杳然故言幽。行因久到故言远也。得之者少故言无人能到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