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中观部·瑜伽部 >

中论 第三卷(2)

诸行若灭者 是事终不然 众生若灭者 是事亦不然 汝说若诸行灭若众生灭。是事先已答。诸行无有性。众生亦种种推求生死往来不可得。是故诸行不灭。众

  诸行若灭者  是事终不然
  众生若灭者  是事亦不然
  汝说若诸行灭若众生灭。是事先已答。诸行无有性。众生亦种种推求生死往来不可得。是故诸行不灭。众生亦不灭。问曰。若尔者则无缚无解。根本不可得故。答曰
  诸行生灭相  不缚亦不解
  众生如先说  不缚亦不解
  汝谓诸行及众生有缚解者。是事不然。诸行念念生灭故。不应有缚解。众生先说五种推求不可得。云何有缚解。复次
  若身名为缚  有身则不缚
  无身亦不缚  于何而有缚
  若谓五阴身名为缚。若众生先有五阴。则不应缚。何以故。一人有二身故。无身亦不应缚。何以故。若无身则无五阴。无五阴则空。云何可缚。如是第三更无所缚。复次
  若可缚先缚  则应缚可缚
  而先实无缚  余如去来答
  若谓可缚先有缚。则应缚可缚。而实离可缚先无缚。是故不得言众生有缚。或言。众生是可缚。五阴是缚。或言。五阴中诸烦恼是缚。余五阴是可缚。是事不然。何以故。若离五阴先有众生者。则应以五阴缚众生。而实离五阴无别众生。若离五阴别有烦恼者则应以烦恼缚五阴。而实离五阴无别烦恼。复次如去来品中说。已去不去。未去不去。去时不去。如是未缚不缚。缚已不缚。缚时不缚。复次亦无有解。何以故
  缚者无有解  无缚亦无解
  缚时有解者  缚解则一时
  缚者无有解。何以故。已缚故。无缚亦无解。何以故。无缚故。若谓缚时有解。则缚解一时。是事不然。又缚解相违故。问曰。有人修道现入涅槃得解脱。云何言无。答曰
  若不受诸法  我当得涅槃
  若人如是者  还为受所缚
  若人作是念。我离受得涅槃。是人即为受所缚。复次
  不离于生死  而别有涅槃
  实相义如是  云何有分别
  诸法实相第一义中。不说离生死别有涅槃。如经说。涅槃即生死。生死即涅槃。如是诸法实相中。云何言是生死是涅槃
  中论观业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问曰。汝虽种种破诸法。而业决定有。能令一切众生受果报。如经说。一切众生皆随业而生。恶者入地狱。修福者生天。行道者得涅槃。是故一切法不应空。所谓业者
  人能降伏心  利益于众生
  是名为慈善  二世果报种
  人有三毒。为恼他故生。行善者先自灭恶。是故说降伏其心利益他人。利益他者。行布施持戒忍辱等不恼众生。是名利益他。亦名慈善福德。亦名今世后世乐果种子。复次
  大圣说二业  思与从思生
  是业别相中  种种分别说
  大圣略说业有二种。一者思。二者从思生。是二业如阿毗昙中广说。
  佛所说思者  所谓意业是
  所从思生者  即是身口业
  思是心数法。诸心数法中能发起有所作故名业。因是思故起外身口业。虽因余心心数法有所作。但思为所作本。故说思为业。是业今当说相
  身业及口业  作与无作业
  如是四事中  亦善亦不善
  从用生福德  罪生亦如是
  及思为七法  能了诸业相
  口业者四种口业。身业者。三种身业。是七种业有二种差别。有作有无作。作时名作业。作已常随逐生名无作业。是二种有善不善。不善名不止恶。善名止恶。复有从用生福德。如施主施受者。若受者受用。施主得二种福。一从施生。二从用生。如人以箭射人。若箭杀人有二种罪。一者从射生。二者从杀生。若射不杀。射者但得射罪。无杀罪。是故偈中说罪福从用生。如是名为六种业。第七名思。是七种即是分别业相。是业有今世后世果报。是故决定有业有果报故。诸法不应空。答曰
  业住至受报  是业即为常
  若灭即无业  云何生果报
  业若住至受果报。即为是常。是事不然。何以故。业是生灭相。一念尚不住。何况至果报。若谓业灭。灭则无。云何能生果报。问曰
  如芽等相续  皆从种子生
  从是而生果  离种无相续
  从种有相续  从相续有果
  先种后有果  不断亦不常
  如是从初心  心法相续生
  从是而有果  离心无相续
  从心有相续  从相续有果
  先业后有果  不断亦不常
  如从谷有芽。从芽有茎叶等相续。从是相续而有果生。离种无相续生。是故从谷子有相续。从相续有果。先种后有果。故不断亦不常。如谷种喻。业果亦如是。初心起罪福。犹如谷种。因是心。余心心数法相续生。乃至果报。先业后果故不断亦不常。若离业有果报。则有断常。是善业因缘果报者。所谓